第190章 烽烟初燃

“星火”号如同穿越了无尽光年的疲惫信鸽,拖着微弱却顽强的光痕,终于挣脱了超空间跃迁的撕扯感,驶入了灰烬之城所在的星系。舷窗外,那颗熟悉的蓝绿色星球逐渐放大,行星护盾上那道被“现实锻炉”力量勉强稳固的规则缺口依旧醒目,但环绕其运行的星港灯光和零星巡逻舰船的影子,却让阿雅紧绷了数周的心弦,终于有了一丝松懈。家,就在眼前。

然而,这松懈只持续了短短一瞬。当“星火”号靠近星港,准备接入引导信号时,阿雅敏锐地察觉到一丝异样。灰烬之城外围的防御平台似乎比离开时更加密集,其表面流动的能量光泽也变得更加凝实且……充满攻击性。星港内的气氛也并非劫后余生的庆幸,而是一种高度戒备的肃杀。

“接收到引导信号,但附加了最高级别的身份验证和检疫程序。”舰载AI报告。

阿雅微微皱眉,输入了最高权限指令。通讯接通,伊莎贝尔(本部)的全息影像出现,她的脸色比阿雅离开时更加憔悴,但眼神却锐利如鹰。

“指挥官!欢迎归来!”伊莎贝尔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但随即转为凝重,“但情况有变。你们离开后不久,深空监测网就捕捉到异常的空间扰动,指向你们航行的方向。我们担心是‘监视者’追踪而来,全城已进入一级战备状态。这位是?”她的目光落在阿雅身旁的凯尔身上。

“时空编织者学徒,凯尔。我们找到了盟友,但也引来了尾巴。”阿雅言简意赅,“立刻召开紧急会议。伊莫瑞执政官情况如何?”

“伊莫瑞执政官状态稳定,但仍未苏醒。老教授在实验室,现实锻炉项目有了突破性进展,但……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副作用’。”伊莎贝尔的语气有些复杂。

“星火”号缓缓停靠入港。舱门开启,阿雅和凯尔快步走出,早已等候的医疗队立刻上前对凯尔进行基础检查,而阿雅则与伊莎贝尔直接乘坐高速穿梭艇,前往中央指挥塔。

指挥中心内,气氛比阿雅想象的还要紧张。巨大的星图上,除了原本标记的威胁区域,在星系外围多个方向,都出现了新的、闪烁不定的暗红色光点,它们如同幽灵般若隐若现,不断进行短距离的空间跳跃,似乎在侦察,又像是在布设某种无形的罗网。

“这些信号出现得非常突然,能量特征与‘静默收割者’类似,但更加……飘忽和隐蔽。我们怀疑,这就是‘监视者’的先遣侦察单位。”一位战术分析官汇报着,“它们尚未进入攻击距离,但显然已经锁定了我们的位置。”

老教授的全息影像也接入了会议,他看起来兴奋又焦虑:“指挥官,现实锻炉的‘逻辑悖论核心’实用化取得了成功!我们成功制造出了小型的‘规则干扰器’,并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干扰了捕获的微弱‘同化’能量样本!但是,每次启动‘规则干扰器’,都会产生一种独特的、难以屏蔽的规则涟漪……我们怀疑,正是这种涟漪,像灯塔一样,吸引了这些‘监视者’的注意。”

福兮祸所伏!技术的突破,反而成了暴露位置的导火索!阿雅的心沉了下去。她快速将“遗忘银河”的经历、时空编织者的存在、伊卡洛斯的警告以及“大收割”的恐怖真相告知了与会核心成员。

“……所以,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毁灭,而是对整个时间线可能性的抹杀。”阿雅的声音在寂静的指挥中心回荡,每个字都重若千钧,“时空编织者提供了关键情报,但也证实了敌人的强大远超想象。凯尔带来的‘时序图谱’和伊卡洛斯的警告,都指向一个事实——‘监视者’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

她转向凯尔:“凯尔,请你向大家说明‘监视者’的特性。”

年轻的编织者学徒深吸一口气,额间的时钟印记微微发光,他的声音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监视者’不同于普通的‘静默收割者’。它们是更高维度的存在,是‘大收割协议’的监督者。它们不直接参与物质层面的抹除,而是监控时间线的‘纯净度’,确保‘收割’按照预设的轨迹进行。它们能感知到任何试图改变时间线走向的‘变量’,并会以最高优先级进行清除。我们的存在,尤其是现实锻炉制造的规则扰动,在它们眼中,就是必须被修剪的‘错误枝桠’。”

指挥中心内一片死寂。敌人的层次和目的,让所有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渺小和绝望。

“但我们并非没有机会。”阿雅的声音再次响起,打破了沉寂,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伊卡洛斯提到,‘监视者’的力量建立在绝对秩序之上,而灰烬之力的‘平衡’特性,或许能制造它们逻辑中的‘不确定性’,干扰它们的判断。现实锻炉的突破,既是危险,也是武器!”

她看向老教授:“教授,规则干扰器的威力,能否扩大?能否将其从防御性工具,转变为主动的‘规则武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教授眼中闪过狂热的光芒:“理论上……可以!但需要巨大的能量供应和……一个足够强大的‘载体’来承受规则反噬。而且,这种攻击方式极其危险,稍有不慎,可能先一步摧毁我们自己。”

“我们需要尝试。”阿雅决然道,“同时,启动‘火种库’最高戒备状态。伊莎贝尔,制定疏散预案,将非战斗人员、关键科技数据和生命火种备份,转移到最隐蔽的地下庇护所。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明白!”伊莎贝尔重重点头。

“凯尔,”阿雅又看向年轻的编织者,“我需要你与我们的技术团队合作,利用你对时空结构的理解,帮助我们优化防御体系,尤其是如何利用本星系的自然时空特性,构建更有效的隐匿和干扰屏障。”

凯尔躬身:“乐意效劳,持火者大人。时空编织者的技艺,愿为守护希望之火贡献一份力量。”

命令迅速化作行动。灰烬之城如同一台精密而高效的机器,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超负荷运转起来。现实锻炉实验室灯火通明,科学家们冒着风险进行着更高强度的实验;星港内,工程舰忙碌地加固着防御平台,新型的、涂有“信息迷彩”的侦察舰被不断派出,监视着星系外围的一举一动;地下深处,庞大的“火种库”启动最终隔离程序,文明的最后种子被小心翼翼地封存。

阿雅几乎没有休息,她穿梭于指挥中心、实验室和星港之间,协调各方,鼓舞士气,同时不断与核心基石进行深度沟通,试图进一步提升自己对灰烬之力的掌控,为即将到来的规则层面碰撞做准备。她能感觉到,胸前的灰烬令牌与脚下的基石共鸣越来越强,一种玄妙的、仿佛能触摸到宇宙脉络的感知力正在逐渐苏醒。

然而,敌人的耐心是有限的。

几天后,刺耳的警报再次响彻全城!

“警报!‘监视者’单位活动加剧!多个目标停止跳跃,正在向本星系内层轨道逼近!能量读数急剧升高!它们……要发动攻击了!”

全息星图上,那些原本闪烁不定的暗红光点,此刻变得稳定而清晰,如同嗜血的瞳孔,牢牢锁定了灰烬之星。它们没有集结成传统的舰队阵型,而是以一种看似散乱、实则蕴含某种深奥数学规律的方式分布开来,无形的力场开始交织,如同编织一张覆盖整个星系的巨网。

“检测到高强度时空封锁力场正在生成!超光速跃迁通道被彻底切断!”导航官的声音带着绝望。

“它们要瓮中捉鳖……”伊莎贝尔脸色苍白。

“启动所有防御系统!现时锻炉,功率提升至临界点!准备迎接冲击!”阿雅的声音通过全域广播传出,冷静得如同万载寒冰,却点燃了每个人心中的战意。

灰烬之城行星护盾光芒大盛,珍珠灰色的光晕中流转着新融入的暗金纹路。地面和轨道上的炮台齐齐转向,能量开始汇聚。城市中心,现实锻炉发出低沉的轰鸣,磅礴的能量被引导至几个关键的防御节点。

第一波攻击,并非能量光束或实体炮弹。

星空中,其中一个“监视者”单位微微“闪烁”了一下。没有光芒,没有声音,但灰烬之城外围的一个小型监测站连同其周围的空间,瞬间变得……“扁平”。仿佛三维的物体被强行压入了二维平面,所有的结构和能量都在刹那间失去了深度,化为一幅静止的、令人毛骨悚然的“画卷”,然后悄无声息地消散在虚空中。

维度打击!

“规则攻击!无法防御!”老教授在通讯中惊呼。

“用规则对抗规则!”阿雅厉声喝道,“现实锻炉,目标锁定攻击源区域,启动‘逻辑悖论干扰器’!”

一道无形的、由无数相互矛盾逻辑构成的能量波纹,从灰烬之城射出,撞向那个发动攻击的“监视者”所在区域。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片空域的光线开始扭曲,颜色变得混乱,仿佛有无数个相互矛盾的物理定律在同时生效。“监视者”单位的身影出现了瞬间的模糊和重影,其表面流转的秩序光纹也出现了细微的紊乱。它的下一次“闪烁”攻击被延迟了!

“有效!但干扰持续时间太短!”伊莎贝尔报告。

“继续!所有干扰器交替发射!为防御平台争取时间!”阿雅紧盯着星图。

灰烬之城的防御火力趁机倾泻而出,密集的能量束射向那些“监视者”。然而,大部分攻击在靠近目标时,就如同泥牛入海,被某种无形的时空屏障偏转、吸收或直接“抹除”,只有极少部分蕴含强烈灰烬之力的攻击,才能勉强在对方屏障上激起一丝涟漪。

这是一场极度不对称的战斗。灰烬之城倾尽全力的攻击收效甚微,而“监视者”每一次看似随意的“闪烁”,都能轻易抹除一片区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