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周五的临时聚会(二)

看到大家的反应,詹晓阳知道切入点找对了。他继续引导:“那怎么挣钱呢?”他再次转身,在“挣钱”下面划了一个箭头,写上——“卖波鞋!”

“这条路子,最近大家都尝试过,也或多或少尝到了一点甜头,对吧?”他微笑着看向几位核心成员。

“没错!”汪胖子率先响应,嗓门洪亮,“阳哥,这鞋性价比高,同学们确实喜欢!”

邱风良也补充道:“是啊,我们农机校那边,反馈挺好的。”

詹晓阳点点头,开始用具体案例激发大家的热情:“那我给大家报报账。咱们的汪楷同学,”他指向汪胖子,“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通过推广波鞋,挣了多少?小两万块!”

小主,

“哇——!”台下响起一片惊叹声,许多新来的代理人眼睛都瞪大了。两万块在当时绝对是一笔巨款。

“再看看农机学校的邱风良、张世明两位同学,”詹晓阳继续点名,“短短十来天,业绩也超过了一万块!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你们一口气赚到了差不多一整年的生活费!这能给家里减轻多大的负担?是不是?”

“是!”这次回应的人更多了,声音也更齐,大家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

“大家觉得,我们的波鞋难卖吗?”詹晓阳抛出问题。

“不难卖!”

“挺好卖的!”

“价格有优势!”台下七嘴八舌地回应。

“对!我也觉得不难卖!”詹晓阳肯定道,“但我发现一个问题——”他故意停顿了一下,吸引所有人注意,“往往是刚开始推广的头几天,订单爆满,可过了那阵风,订单就寥寥无几了。是不是有这个现象?”

不少人若有所思地点头,尤其是已经开始推广的几位。

“为什么呢?”詹晓阳自问自答,在黑板上写下了第三个关键词——“系统!”

他解释道:“因为所有的买卖,都不能指望一锤子砸下去就完事了!它需要持续性,需要系统性的经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成不了气候!我们要做的,是把偶尔的爆单,变成细水长流的稳定收入!”

这个观点让许多只顾着初期猛冲的代理人陷入了思考。

接着,詹晓阳在黑板上写下了今晚最重要的两个概念——“持续” 与 “种子”。

关于“持续”,他阐述道:“首先,我们要做深耕。不能只满足于熟人推销。我建议,大家可以在各自的学校内部或者周边人流多的地方,摆台地推!支个简单的桌子,把我们的鞋款相册和样品摆出来,让更多的同学看到、了解到。今天他可能不买,但留下了印象,过几天他想买鞋的时候,可能就会想到你,去你的摊位或者宿舍找你!坚持地推,口碑靠一天天积累,后续的订单才会源源不断!这叫细水长流!”

说到这里,詹晓阳从刘小惠手中接过一摞崭新的波鞋相册,展示给大家:“这是今天我刚拿到的最新款相册,图片更清晰,款式更全。吃完饭,每人领几本回去,用于地推和平时推广,全部免费提供!”

台下响起一阵兴奋的议论声,工具的支持让大家感觉更专业、更有底气。

紧接着,詹晓阳重点讲解了“种子”计划:“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你一个人就算跑断腿,能卖多少?我们要抱团取暖,要组团推广!”他提高了音量,“还记得伟人那句话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每个人,都要成为一颗火种,去发展你们的种子,你们的合作伙伴!比如,你在一个系里找一个靠谱的同学做代理,他再发展他的室友、老乡……这样一层层下去,‘种子’越来越多,销售网络就越铺越大!反过来,你的出货量是不是也水涨船高?这就是‘种子’的力量!”

这个形象的比喻和清晰的模式,让在座的所有人,尤其是那些还在单打独斗的代理人,眼前豁然开朗!仿佛看到了一条可以无限延伸的销售网络。

詹晓阳充满激情的话语和清晰的规划,让全场自发地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詹晓阳有过前世里,历经不知道有多少场像这样的产品说明会,自然胸有成竹。

刘小惠和汪胖子早已见识过詹晓阳的谋划与讲解能力,相对平静。

而最为震撼的,莫过于詹晓誉和邱风良这些与他关系密切的人。他们看着台上那个挥洒自如、逻辑清晰、极具煽动力的詹晓阳,几乎无法将他和半年前那个还跟着他们屁股后面玩闹的小弟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