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别峰古寺

“到了!看到屋顶了!别峰古寺到了!”眼尖的汪胖子兴奋地大喊一声!

这一声如同强心剂,大家精神一振,鼓起最后一股力气,加快了脚步。

拐过一个弯,一座古朴庄严的寺院赫然出现在眼前!

青砖灰瓦,飞檐斗拱,寺门上方悬挂着“别峰古寺”的匾额,字迹苍劲有力。

寺前有一片平整的空地,几棵参天古榕枝繁叶茂,投下大片浓荫。

站在寺前平台凭栏远眺,韩江如带,潮城廓依稀可见,视野极佳,清风拂面,顿时让人心旷神怡,刚才攀登的所有辛苦都觉得值得了!

“太美了!”同学们纷纷发出赞叹,忙着拍照留念。

此时已近中午,寺内飘出淡淡的香火味和素斋的清香。

大家决定先参观古寺,然后再用斋饭。

踏入寺门,仿佛瞬间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外面世界的喧嚣酷热被完全隔绝。

院内古木参天,绿意盎然,环境清幽。大雄宝殿庄严肃穆,佛像宝相庄严,香案上青烟袅袅。

小主,

不少香客正在虔诚跪拜,气氛宁静而祥和。同学们也收起了嬉闹,放轻脚步,低声交谈,感受着这份远离尘嚣的宁静。

刘小惠和几个女生也学着样子,在佛前双手合十,默默许下心愿。

参观完主要殿宇,已是中午十一点半。汪胖子早就打听好了,寺内的斋堂对游客开放。

“走走走!吃斋饭去!饿死我了!”汪胖子摸着咕咕叫的肚子,带头往斋堂方向走。

斋堂设在寺院的一处偏院,干净朴素。他们去的时候,已经有一些香客和游客在排队。

规矩是每人一份,饭菜管饱,但不能浪费。大家排队打好饭菜,找了一张长条桌坐下。

斋饭很简单:一大碗白米饭,一份清炒豆角,一份烧豆腐,一份青菜汤。

没有半点荤腥,调味也很清淡,只有盐和少许植物油,但却散发着食物最本真的清香。

爬了一上午山,大家早已饥肠辘辘。起初还有些同学觉得太素,担心吃不饱,但尝了一口之后,都纷纷点头。

“嗯!这豆腐好吃!豆香味十足!”

“青菜好甜!原汁原味!”

“汤很清爽!”

简单的饭菜,在这种氛围和体力消耗后,吃起来格外香甜。

大家安静地吃着,偶尔低声交流几句,体验着这种“食不言”的宁静。

连平时无肉不欢的汪胖子,也扒拉了两大碗饭,把菜吃得干干净净。

“这大概就是‘饿了吃糠甜如蜜’吧!”班长游金彦笑着总结。

吃完饭,大家自觉地将碗筷送到指定地方清洗干净放好,体现了良好的素养。

在寺里又休息了片刻,感受着山风的清凉,直到下午两点多,大家才依依不舍地开始下山。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虽然省力,但陡峭的石阶对膝盖是不小的考验。

大家互相搀扶,小心翼翼地往下走。回到山脚下,已是下午三点多,每个人都感到有些疲惫,但脸上都带着运动后的红润和满足的笑容。

乘坐三轮车回到熟悉的南春桥头,夕阳已将天空染成橘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