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在“哲牛”庞大的数据海洋深处,一场无声却凶险万分的追逐战骤然爆发。入侵者的数据流如同狡诈的毒蛇,在虚拟的通道中飞速穿梭,试图找到通往核心的路径。而苏小蕊构建的“逻辑迷宫”则如同拥有生命的活物,墙壁不断移动,路径时刻变幻,释放出大量经过精心伪装的、虚假的“核心算法”片段,引诱着入侵者深入。
李壮设置的“自毁陷阱”则如同埋设在迷宫中的地雷,不时在入侵者触碰到关键虚拟节点时轰然引爆,不是摧毁,而是瞬间释放出强大的逻辑干扰流,试图混乱入侵者的判断,并趁机植入微小的、如同数字信标般的追踪代码。
“它的学习速度太快了!”苏小蕊紧盯着屏幕,语气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震惊,“它在实时调整策略,放弃了一条被完全锁死的路径,正在尝试……尝试利用‘迷宫’自身的规则构造逻辑悖论,想要从内部瓦解迷宫结构!”
这是一种极其高明的反击,意味着入侵者并非死板的程序,而是一种具备高度自适应和策略性思考能力的智能体。
“启动‘悖论吞噬者’协议!”王哲的声音冷静地通过通讯频道传来,他早已预判了这种可能性,“用更高的逻辑层级覆盖它的悖论冲击!”
张涛在一旁凝神观看,虽不解具体技术,却能感受到那股无形的激烈对抗,他喃喃道:“《淮南子·兵略训》有言:‘善用兵者,见敌之虚,乘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 此獠便深谙此道,寻虚而入,追击不舍。然我辈亦当‘避实而击虚’,寻其逻辑链条中,那转瞬即逝的‘虚’处。”
就在这时,李壮猛地一拍大腿:“抓到了!它在尝试破解第三层‘蜜罐’的加密锁时,留下了一个微小的算法偏好特征!这玩意儿……有点像军方用的那种自适应渗透框架的变种!”
小主,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心头一凛。对手的背景,似乎比想象的还要复杂。
入侵似乎陷入了僵持,对方无法突破最终防线,“哲牛”也无法立刻锁定其源头。然而,就在对方的数据流如同潮水般准备再次悄然退去之时,王哲下达了最后一个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