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能力证明

张涛在一旁微微颔首,低声道:“《孙子兵法》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王哲此举,以苏李为‘正’,以林Silent为‘奇’,正奇相佐,纲举目张,深得兵法之要义。”

行动指令下达,“哲牛”这台因新零件加入而一度嘎吱作响的机器,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协调性运转起来。

苏小蕊和李壮带领技术团队,挑灯夜战,将枯燥的技术文档和数据,转化为通俗易懂、可视化极强的科普文章和信息图,并通过“瞬忆”官方账号和友好技术大V提前预热,营造出“身正不怕影子斜”的强大气场。

林婉婷则展现出其“律政俏佳人”的雷霆手腕。她的律师函并非泛泛而谈的警告,而是直接引用了对方可能涉及的《刑法》条款和可能的量刑标准,措辞严厉,精准投送到“迅科”及其关联水军公司的法务部门以及那几家海外媒体的编辑部,形成了强大的心理威慑。同时,她通过精准的人脉运作,让数家颇具公信力的国内财经和科技媒体,同步刊发了深度分析“哲牛”伦理实践的文章,成功引导了理性舆论的走向。

而Silent,如同一个融入黑暗的完美哨兵。在他的监控下,数起试图伪造“瞬忆”数据泄露“证据”的攻击被提前察觉。他没有直接反击,而是如同一个冷静的纪录片导演,完整记录了对方伪造数据的全过程、使用的工具乃至跳板服务器的真实IP(经过多层伪装,但被他一层层剥开),并将这些“犯罪实录”加密保存,作为关键时刻的“杀手锏”。

小主,

决定性的一刻在四十八小时后到来。

那几家海外媒体,或许是在林婉婷的法律威慑下产生了犹豫,或许是别有考量,并未如预期般同步发布诋毁文章,而是选择了一家影响力相对较小的媒体,试探性地发布了一篇充满暗示和所谓“匿名信源”的报道。

报道出街不到十分钟,“哲牛”的“阳光证据”矩阵便如精确制导的导弹般覆盖了所有相关讨论区。苏小蕊准备的清晰易懂的科普图文,李壮提供的实时系统健康度看板,以及第三方机构的认证报告,形成了铜墙铁壁般的事实防线。

与此同时,林婉婷安排的反击文章也迅速跟进,不仅逐条驳斥了不实指控,更直接点明这是竞争对手在专利诉讼失利后的卑劣报复行为,引导公众看清商业竞争的丑陋本质。

然而,对方并未完全死心,试图利用一些僵尸账号和水军,在社交媒体上炒作话题,制造恐慌。

就在此时,王哲下达了指令:“Silent,释放部分‘无害化’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