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杭城砺剑与轩辕初鸣

重钓人生路 喵哆渔 2869 字 15天前

赵猛脸色瞬间难看,试图解线,但水下情况复杂,越急越乱。对手则摊摊手,做了个无奈的表情,眼神中却带着一丝挑衅。

老韩教练在场边看得火冒三丈,却又无法进场,只能用力挥舞着手臂。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解线毫无进展。赵猛急得满头大汗,眼看宝贵的比赛时间被浪费,心态开始失衡。

就在这时,同在“掠食者”战队的刘星,突然大声喊道:“猛哥!别管线了!用备用竿!时间还够!”

这一声呼喊如同醍醐灌顶!比赛规则允许使用备用钓竿!赵猛猛地回过神来,狠狠瞪了对手一眼,毫不犹豫地放下纠缠的钓竿,迅速拿起备用竿,挂上拟饵,再次投向标点。虽然损失了一些时间,但至少保住了继续比赛的资格。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再理会对手的干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寻找鱼群和精准操控上。这份在逆境中快速调整的能力,让场边的老韩教练暗暗点头。

“旭日”战队这边,则遭遇了“人气”的烦恼。由于内部赛的出色表现和周小波的“喜剧人”效果,他们吸引了大量媒体和粉丝的关注,镜头几乎不离左右。这固然是好事,但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周小波在一次解说互动时,因为太过紧张,竟然把“我们现在看到这位选手使用的是‘遇龙’战队的经典钓法”说成了“我们现在看到这位‘遇龙’选手使用的是战队的经典钓法”,引发了线上线下一片善意的笑声,却让他尴尬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更麻烦的是,过多的关注让他们很难静下心来专注比赛,鱼获并不理想。周小波看着积分榜上逐渐落后的名次,脸上第一次失去了笑容,取而代之的是焦虑和自责。

随队的周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在一个比赛间隙,把周小波拉到一边,没有责备,而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小波,还记得我们‘旭日’战队的宗旨吗?不仅是比赛,更是传递钓鱼的快乐和‘旭遇’的品牌精神。成绩重要,但不是唯一。放下包袱,做回你自己,把你对钓鱼的热爱展现出来,观众会感受到的。”

周小波看着周凯鼓励的眼神,回想起训练中的点点滴滴,以及队友们信任的目光,用力点了点头。再次回到赛场,他深吸一口气,对着镜头露出了一个或许不那么完美、却足够真诚的笑容,解说的语气也自然了许多,甚至开始主动与线上观众分享比赛中的趣事和自己的感悟。这种真实的转变,反而为他赢得了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就在赛场上的年轻人们为荣誉和成长奋力拼搏时,“旭遇”总部,“轩辕”项目组迎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

实验室里,孙宇和李文博盯着刚刚完成固化、基于全新“应力引导”理念制作的“轩辕”测试竿坯,神情紧张。王小虎也守在一旁,大气不敢出。

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的计算、模拟、失败、调整,他们最终设计出了一套复杂的“梯度铺层”和“微结构卸荷通道”方案。通过在竿坯内部特定位置,采用不同模量、不同角度的碳布进行精准铺叠,并利用特殊的编织技术形成微观的应力引导结构,试图将极端受力下的集中应力分散、引导至非关键区域消耗掉。

理论上完美,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孙宇小心翼翼地将测试竿坯安装到精密力学测试机上。随着测试机开始运转,施加的负荷逐步增大,屏幕上的应力应变曲线平稳上升。

百分之五十额定负荷……百分之八十……百分之百!

竿体保持着完美的弧度,没有异响,没有扭曲。

百分之一百二十!超过了传统设计的极限负荷!

曲线依旧平稳!

百分之一百五十!

“咔……”一声极其轻微的、不同于材料断裂的异响传来!

众人心头一紧!失败了?

然而,测试数据显示,负荷仍在稳步增加,竿体并未失效!孙宇立刻调取高速摄像和内部传感器数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设计预留的‘次级卸荷通道’被激活了!”李文博指着屏幕上某个区域的能量释放峰值,激动地喊道,“看!应力在这里被成功分散释放!主承力结构完好无损!”

当负荷加至百分之一百八十时,竿坯才在预设的“最终安全区”平稳过度变形,并未发生灾难性的断裂!

测试室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孙宇一向冷静的脸上充满了激动的红晕,用力抱住了身边的李文博。

李文博也罕见地失态,眼镜歪了都顾不上扶,喃喃道:“应力引导……真的可行!我们做到了!”

王小虎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挥舞着粗壮的胳膊,瓮声瓮气地吼道:“太好了!俺就知道!俺就知道能行!这‘轩辕’,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