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宇脸色凝重,快速在电脑上检索着相关信息:“对方指认的专利,我初步看了一下,是一项关于‘碳纤维层状结构优化’的宽泛专利,申请时间很早,保护范围界定非常模糊。但从法律文本上看,确实存在被他们用来做文章的空间。‘应力引导’理念虽然是我们独创,但在具体结构实现上,很难完全避开所有历史专利的覆盖范围,尤其是在对方故意扩大解释的情况下。”
李文博补充道:“国际专利诉讼耗时漫长,费用高昂。即使我们最终能赢,这个过程本身就可能拖垮我们。而且,对方很可能在主要市场同时发起诉讼,让我们疲于应付。”
林莉看着初步估算的诉讼费用和可能造成的市场损失,眉头紧锁:“这比价格战的损失可能要大得多。我们必须尽快拿出应对策略。”
压力,如同乌云压顶,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更加沉重。这不再是简单的市场争夺,而是关乎技术生命线和未来发展空间的生死之战。
陈遇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划动。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前世零散的关于国际商业和专利纠纷的记忆碎片,与今世所学的知识、所经历的风浪不断碰撞、融合。
突然,他划动的手指停住了。一个在前世新闻中看到的、某中国家电企业应对类似专利围剿的案例,闪过他的脑海。那家企业没有选择硬碰硬的法庭对抗,而是……
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看向孙宇和李文博:“孙宇,文博,我记得你们之前提过,我们在研发‘应力引导’系统时,为了解决那个微观应力集中问题,尝试过好几种不同的内部网格构型,最终才确定了现在这个最优方案,对吧?”
孙宇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是的,前后大概有七八种备选方案,有些因为性能不达标放弃了,有些因为工艺过于复杂成本太高也排除了。最终方案是平衡了性能、工艺和成本的产物。”
“那些被放弃的方案的设计图纸和数据,都还保存着吗?”陈遇追问。
“都在!研发记录很完整。”李文博肯定地回答。
“好!”陈遇猛地站起身,之前的凝重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决断和找到了破局关键的兴奋,“他们不是告我们侵权吗?那我们就给他们来个‘釜底抽薪’!”
他环视在场有些错愕的众人,语速加快,条理清晰:“第一,孙宇、文博,你们立刻组织人手,将所有关于‘应力引导’系统的研发过程、尤其是那些被放弃的备选方案的设计思路、实验数据、失败原因,全部整理出来,形成一份极其详尽的、无可辩驳的研发日志!要能证明,我们的技术,是独立研发、经过大量试错迭代而来的成果,与他们的专利思路有本质区别!”
“第二,张伟,你立刻联系我们在国内和国际上最好的知识产权律师,不是让他们直接去打官司,而是要他们根据我们提供的研发日志,帮助我们,抢先一步,将我们那些‘被放弃’的备选方案中,所有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的设计点,全部申请国际专利!形成一个围绕核心技术的、密不透风的‘专利池’!”
“第三,”陈遇的目光看向周凯和林莉,“凯子,莉莉,准备好资金。我们不仅要防守,还要主动出击!一旦我们的‘专利池’构建起来,立刻反向调查日利和‘巨物猎手’的最新产品,只要发现有任何可能落入我们新申请专利保护范围的技术特征,毫不犹豫,立刻提起反诉!”
“他们想用一项模糊的旧专利来掐我们脖子,我们就用几十项、几百项清晰的新专利,把他们的路也给堵死!看谁更怕被拖入专利战的泥潭!”
这招“以攻代守”,利用自身强大的研发底蕴,将可能的弱点转化为进攻的武器,思路之刁钻,魄力之巨大,让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随即,孙宇第一个反应过来,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芒:“妙啊!陈总!这样一来,我们不仅化解了对方的攻击,还能极大地增强我们自身的技术壁垒和谈判筹码!我们的研发过程完整,证据链充足,完全可行!”
李文博也激动地推了推眼镜:“对!很多备选方案虽然最终没用,但其设计思路本身极具创新性,完全符合专利申请要求!构建‘专利池’,这是顶级科技公司才玩的战略!”
毛蛋猛地一拍大腿,兴奋地满脸通红:“我靠!遇仔!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太绝了!这不是打架,这是下围棋啊!一手解围,还能反过来做活一片!”
林莉快速心算着庞大的专利申请费用,虽然肉疼,但眼神无比坚定:“这笔投资,值得!我立刻协调资金!”
张伟的嘴角也难得地勾起一丝弧度:“明白了,遇哥。我立刻去办,确保所有流程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