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融合带来了惊人的变化:他的肉身不再依赖“横练”,而是如精密仪器般高效,每一寸肌肉的收缩都符合“力学最优解”;他的元神不再需要刻意引导,便能像“自动导航”般捕捉天地间最精纯的灵气;甚至连他的呼吸,都与大气的气压变化形成共振,一呼一吸间,仿佛在与整个五霞世界对话。
这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池面,林越缓缓睁开眼。他没有起身,身体却自然而然地悬浮在水面上——不是靠真气托举,而是他的密度与周围的灵液、空气达成了完美平衡,如同科技中的“悬浮列车”,借助力的相互作用抵消了重力。
“陆地神仙……”秦红守在池边,看着林越周身泛起的七彩霞光,眼中充满敬畏。那霞光中,既有武道宗师的紫金之气,也有科技造物的金属光泽,两种截然不同的力量缠绕、交织,最终化作一道贯通天地的光柱。
林越抬手,指尖划过虚空,空气中立刻浮现出由灵气组成的“方程式”,这些方程式自动组合,竟形成了一门全新的“灵能科技”功法——修炼者无需天赋,只需按“公式”运转内息,就能稳定吸收天地灵气,效率堪比先天境武者。
“科技与武道,本就是天地规则的不同语言。”林越轻声道,声音顺着光柱传遍万蛇王朝,“当两种语言能相互翻译,便是破境之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五章:文明的双翼(燕京·科技宫落成大典)
万蛇王朝建立的第三十年,一座前所未有的建筑在燕京城中心拔地而起——科技宫。
这座宫殿不用砖瓦,而是用玄铁与琉璃搭建,外形如同一艘蓄势待发的巨舰,顶端的尖塔直插云霄,塔尖镶嵌着一颗巨大的“灵能核心”,由炎阳晶与玄阴玉按黄金比例组合而成,白天吸收日光,夜晚释放柔和的光芒,照亮半个京城。
大典当天,九十九州的代表齐聚科技宫前的广场。有捧着新作物种子的农学家,他们培育的“灵能稻”一年三熟,养活了千万百姓;有推着“灵能轮椅”的老工匠,他虽双腿残疾,却设计出了比翼蛇更快的“蒸汽飞艇”;还有一群穿着统一制服的年轻人,他们手中的“计算尺”能算出真气在经脉中运行的最优路径。
林越站在科技宫的最高层,俯瞰着下方的人群。他的气息已与天地完全相融,太极真武万兽元神化作了城市上空的一道无形屏障,既守护着王朝的安宁,也引导着灵气与科技的融合。此刻的他,既是武道的陆地神仙,也是文明的引路人。
“启动‘灵能网络’。”他轻声下令。
刹那间,科技宫顶端的灵能核心爆发出强光,无数道看不见的“灵气波”扩散开来,连接着各州的“信号塔”。远在岭南的医师通过“灵能投影”,为燕京的病人诊断;西域的矿工用“灵气传感器”探测矿脉,效率远超传统的“寻脉术”;甚至连三岁孩童,都能通过“互动琉璃板”学习《万蛇武经》的基础桩功。
“这便是大人说的‘科技为翼,武道为骨’?”秦红站在林越身边,看着空中飞过的蒸汽飞艇与翼蛇群并行不悖,眼中满是感慨。
林越点头,目光投向更远的星空。灵魂种子里的记忆告诉他,五霞世界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尘埃,而科技与武道的融合,将是这颗尘埃飞向星海的双翼。
大典的最后,林越伸手按在灵能核心上。太极真武万兽元神与核心共鸣,将一份全新的知识图谱注入网络——那是关于“空间跳跃”的初步理论,用五霞世界的武道术语翻译,名为《缩地成寸进阶篇》。
“路还很长。”林越望着远方,“但只要文明的火种不灭,科技与武道的光芒,终将照亮每一片黑暗。”
广场上的人群欢呼起来,他们或许不懂什么是“空间跳跃”,却能感受到空气中涌动的希望。铁轮马车与玄铁战舰的鸣响,《万蛇武经》的吟诵与机械的轰鸣,在燕京城的上空交织成一曲属于万蛇王朝的、属于文明跃迁的——交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