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思维宇宙中,元素能量成功转化为一串二进制代码,逻辑链条演变成一道火焰符文时,林恩睁开了眼。他挥手间,一道巨大的“法则共鸣符”出现在位面连接点上空。
这道符文凭空汲取着两种法则的能量,将元素法则转化为“概率逻辑”,将逻辑法则转化为“模糊元素”,在中间区域形成了一个“缓冲带”。风暴中的法则冲突在缓冲带中得到中和:金属转化为草木的过程变得缓慢可控,火焰凝结成冰块前会先释放出温和的光热,时间的跳跃被限制在安全范围内。
三天后,法则风暴彻底平息。两个位面的连接点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混合区域”——在这里,机械造物可以吸收元素能量运转,元素生物也能理解逻辑指令。巫师联盟的长老们看着这个奇迹,感叹道:“这不是解决了一场危机,而是创造了一种新的共存方式。”
林恩知道,这一切都归功于思维宇宙中的预演。但他也明白,思维宇宙并非万能——它能模拟已知信息的组合,却无法预测真正的“未知”。比如艾拉的情感波动,每次在思维宇宙中模拟时,总会出现偏差,因为情感中蕴含着“不可解析的随机性”,这正是生命最珍贵的特质。
“思维宇宙是工具,不是牢笼。”林恩时常告诫自己,“保留对未知的敬畏,才能让智慧不陷入僵化。”
因此,他在思维宇宙中特意留下了一片“混沌区域”——这里没有固定的法则,没有预设的逻辑,只有纯粹的可能性。他会定期进入这片区域,让自己的思维在混沌中自由碰撞,诞生出新的灵感。
这种“有序解析”与“无序灵感”的结合,让他的智慧真理愈发完善,思维宇宙也日益贴近真实的多元宇宙——既有精密的规则,又有意外的惊喜。
第四章:真理学者,传道授业
成为二级巫师,证得智慧真理后,林恩的角色从“探索者”更多地转向了“传承者”。他在灰雾塔扩建了真理学院,广收门徒,不仅教授规则巫术的知识,更传递着“智慧真理”的理念——以智慧解析万物,在理解中寻求共生。
他的教学方式与传统巫师截然不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有强制的冥想时间,而是鼓励学徒们“观察生活”——从煮水时的气泡变化中领悟能量转化,从落叶的轨迹中学习流体力学,从人际的交往中理解情感能量的传递;
没有固定的符文模板,而是要求学徒们“自创符文”——根据自己的认知体系,设计属于自己的基础符文,林恩则通过解析他们的思维模式,指出符文设计中的认知盲区;
没有严格的等级划分,而是倡导“平等交流”——无论是刚入门的学徒,还是资深的巫师,都可以在“真理论坛”上提出自己的见解,林恩会以“学者”的身份参与讨论,而非高高在上的导师。
艾莎(此时已是正式巫师)曾问他:“你这样不怕颠覆传统的巫师体系吗?”
林恩笑着指向学院广场上的“智慧之树”——这是他用生命能量与符文技术培育出的特殊植物,树叶上会自动浮现出学徒们提出的问题,果实中则蕴含着对应的解析思路。
“传统不是用来固守的,而是用来超越的。”他说,“我传授的不是‘我的真理’,而是‘寻找真理的方法’。每个学徒的认知体系不同,他们的真理也必然不同,这才是智慧的多样性。”
在他的教导下,真理学院涌现出一批极具天赋的学徒:
有的学徒擅长解析“情感能量”,能通过符文调节生灵的情绪,被称为“心灵巫师”;
有的学徒专注于“跨位面法则”,能在不同的法则体系中找到共通点,设计出稳定的位面通道;
还有的学徒将规则巫术与科技结合,创造出“符文机械”——用符文驱动齿轮,用元素能量提供动力,其精密程度不亚于机械位面的造物。
这些学徒的研究方向各异,却都遵循着“智慧真理”的核心——以解析为基,以理解为本,以共生为终。
一次,一位名叫“凯尔”的学徒在研究“时间符文”时,因急于求成,导致符文失控,在实验室中形成了一个微型的“时间乱流”——实验室里的时钟有的飞速旋转,有的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了“鸡蛋变回小鸡”的逆转现象。
凯尔吓得面无人色,按照传统,这种失控会被视为“亵渎时间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