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道心混沌,孕育洪荒

洪荒世界诞生后,灵气愈发浓郁,诞生了一批先天神只。他们有的是盘古的精血所化,有的是山川灵气所聚,其中便包括一条名叫“宁采臣”的先天灵蛇——他并非凡俗书生,而是盘古筋脉所化的灵脉之精,天生便懂“脉络循环”之理。

宁采臣在洪荒中修行,看到生灵死后魂魄无依,在天地间游荡,渐渐被戾气侵蚀,化作危害洪荒的“怨灵”。他心中生出一丝悲悯,更感受到了一种“失衡”——生而无死,死而无生,长此以往,洪荒的灵气终将被怨灵耗尽。

这时,无限龙蛇的道痕再次微动。他没有直接传授方法,而是将自身“轮回大道”的一缕残识,悄无声息地送入宁采臣的识海。这残识中,有龙蛇对“吞噬与重生”的理解,有对“能量循环”的感悟,却没有具体的“轮回之法”。

宁采臣得到这缕残识,如醍醐灌顶。他隐居于不周山深处,观星辰运转,悟四季更迭,终于明白:生死不该是终点,而应是循环的节点。他以自身灵脉为引,沟通天地法则,在洪荒大地之下开辟出一片“幽冥界”——这里没有阳光,却有无数“轮回通道”,通道入口闪烁着与宁采臣眼眸相同的幽光。

他又以自身精血混合幽冥气息,创造出“黑白无常”二神,负责勾连生灵魂魄;以灵脉本源凝聚出“判官”,负责记录生灵一生善恶;最后,他将自己的“脉络循环”法则与洪荒天道融合,化作“轮回天道”——从此,生灵死后,魂魄由无常接引至幽冥,经判官审判,善者入轮回通道转世重生,恶者则在幽冥受罚赎罪,直至戾气尽消,再入轮回。

宁采臣做完这一切,身躯渐渐与幽冥界融为一体,化作了“轮回天道”的具象化象征——后世称他为“红鸿钧”,因其灵脉本是赤红之色,又执掌了堪比鸿钧的天道权柄。他居于幽冥深处的“轮回殿”,双眼闭合,却能看清洪荒所有生灵的生死轮回。

无限龙蛇的道心感受到轮回天道的成型,道痕泛起温和的波动。这便是演化的魅力:他孕育了洪荒,洪荒孕育了宁采臣,宁采臣则完善了洪荒的“循环”,而这循环的本源,又能追溯到他最初的道痕。

第五章:龙凤争霸,道心映照

洪荒世界并非一直平静。随着生灵增多,先天神只中的强者开始争夺气运。以凤凰为首的禽类与以龙族为首的鳞族,因“谁为洪荒霸主”的争端,掀起了一场席卷天地的“龙凤大战”。

凤凰一族掌控“涅盘之火”,能浴火重生,战力惊人;龙族盘踞四海,掌控“水之法则”,呼风唤雨,族群众多。双方在洪荒大地各处厮杀,山川崩塌,江河断流,无数生灵遭殃,魂魄来不及入轮回,便被战火碾碎,化作游离的怨气,冲击着宁采臣的轮回天道。

红鸿钧(宁采臣)试图以轮回天道调和,却发现战火中的怨气死灵太多,轮回通道一度堵塞。幽冥界内,判官的笔都写断了数十支,黑白无常忙得几乎散架。

这时,无限龙蛇的道痕在不周山上显现。他没有直接干预战事,而是将龙凤大战的场景“映照”在自己的道心混沌中。在那里,他模拟出千万种“战争结局”:龙族胜,则四海泛滥,洪荒被水淹没;凤凰胜,则烈火燎原,大地焦枯;两败俱伤,则洪荒灵气凋零。

这些模拟的结局化作“幻象”,悄然传入龙凤二族首领的识海。龙族首领看到“四海泛滥,自身被怨气反噬”的惨状,凤凰首领看到“烈火焚身,涅盘之火也无法净化的罪孽”,都心生忌惮。

红鸿钧抓住机会,以轮回天道降下“警示”:若再不停战,所有战死者将不入轮回,永世化作怨灵。龙凤二族本就伤亡惨重,听闻此言更是心惊——他们征战为的是“气运”,若连族人的轮回都保不住,赢了又有何意义?

最终,龙凤二族罢战,共同推举“鸿钧老祖”(此时已现于洪荒)为仲裁者,划分了各自的疆域。这场大战让洪荒生灵明白,“争霸”不如“共存”,也让红鸿钧的轮回天道更加深入人心——生灵开始敬畏轮回,不敢轻易造下杀孽。

无限龙蛇看着道心映照出的和平,道痕轻轻舒展。他的“映照”没有偏向任何一方,只是呈现出“因果”的可能,而生灵的选择,才是决定洪荒走向的关键。这种“不干预的引导”,正是他作为“孕育者”的智慧。

第六章:巫妖崛起,轮回试炼

龙凤退位后,洪荒进入“巫妖时代”。巫族是盘古肉身所化,天生神力,不借助灵气也能移山填海;妖族则是盘古精气所化,掌控各种天赋神通,以帝俊、太一为首,在昆仑山建立“妖族天庭”。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