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端的领域依然将球牵引过来,但这次,球的落点似乎比右端预想的更靠外一些,他需要小幅移动一步才能舒适回击。
虽然依旧得分30-0,但右端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感觉似乎有哪里不对,又说不出来。
神崎凛司默默记下:旋转强度和类型,会影响领域的绝对控制精度。
单一的旋转容易被捕捉和利用,但混合、变化的旋转则能增加其处理负荷。
接下来的几球,神崎凛司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实验者,不断变换击球:强烈的上旋、切削下旋、侧旋、平击…… 右端的“神之领域”依然有效,主导着比赛节奏,让他顺利拿下自己的第一个发球局1-0。
但他明显感觉到,需要做的微调越来越多,不再像开始时那样随心所欲,信手拈来。
这个国中生,在试探!在分析!
这种被当成实验对象、被冷静解剖的感觉让他逐渐恼火。
对方的眼神,不像是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比赛,更像是在解一道复杂的数学题。
场边高中生们的欢呼声也渐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微妙的寂静。
他们都不是弱者,或多或少看出了些门道。
这个银发国中生并非毫无还手之力,他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适应着“神之领域”的压力,并且……似乎在冷静地寻找着那传说中的破绽。
斋藤教练眼中的兴趣更浓,指尖在平板电脑上飞快记录着。
适应力和学习速度,远超预期。更难得的是那份置身事外般的冷静和清晰的战术执行力。
这不是蛮干,是智慧型的选手。
轮到神崎凛司发球。
他站在底线,专注地拍了几下球,寻找手感。
抛球,引拍,挥击!动作流畅得没有一丝赘余。网球离拍时发出一声爆鸣!
速度远超他之前的回球,直逼优秀高中生的发球水准!
轨迹带着强烈的、难以一眼捉摸的旋转,如同扑食的猎鹰,扑向右端半场的中间偏反手位置!
右端瞳孔微缩,迅速判断落点,脚步横移。
“领域”开启!
网球落地弹起,冲入“神之领域”的范围。
无形力量立刻捕捉到它,试图将其牵引向右侧。
但球身上自带的强烈旋转产生了某种挣脱的力道,轨迹偏移并不完全受控!
右端不得不迈出更大一步,手臂尽力伸展,才勉强将球回击过网。但回球质量明显下降,线路偏高,速度减慢。
神崎凛司早已如蓄势待发的猎豹般迅捷上网,目光锁定来球,没有丝毫犹豫,干净利落地一记凌空截击!网球如同绿色闪电,直劈对方空当!
“15-0!”裁判的声音带着一丝迟疑响起。
场边一片哗然!这个国中生……竟然在右端领队的发球局后,如此干脆地保住了自己的发球局?而且是在“领域”存在的情况下直接得分!
右端看着滚远的网球,脸上第一次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刚才……领域似乎没有完全奏效?
不,是奏效了,但被对方发球本身蕴含的力量和复杂旋转部分抵消、干扰了!这需要多精准的计算和控球力?
神崎凛司面无表情地走回底线,准备第二球。
只是他墨蓝色的眼眸中,那分析的光芒更亮了一些。
找到了,“神之领域”并非绝对铁板一块,它存在可以被利用的“缝隙”,尤其是在应对高速、强旋转、或者落点刁钻的来球时,其控制力会出现波动。
右端压下心中的震惊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握紧了球拍,眼神变得凶狠起来。
不能再抱着玩闹的心态了!必须动用真正的实力,彻底击溃这小子,挽回颜面!
“小子,你成功惹怒我了!”
右端低吼一声,全身气势提升,那“神之领域”的无形边界似乎都凝实了几分,“现在就让你见识一下,‘神之领域’真正的威力!”
他不再保留,将领域的范围和强度催动到极致!
接下来的回球,无论神崎如何变化旋转,网球都像被更坚固的无形锁链捆绑,更加精准、更加无力地飞向右端预设的位置。
“15-15!”
“30-15!”
“40-15!”
右端连续得分,重新掌握了局面。
高中生们再次爆发出欢呼,认为领队只是刚开始没认真,现在一认真,国中生就原形毕露了。
但神崎凛司并未气馁,眼神依旧沉静。
他依旧在观察、在尝试、在调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每一次失分,都似乎让他对领域的运作方式理解更深一层。
他在疯狂地吸收、学习、适应着这超现实技巧的一切信息,如同海绵吸水。
他的回球开始更加针对性地挑战领域的处理极限,不再是盲目尝试,而是有目的地测试其在不同压力下的反应。
局点上,右端打出一记势大力沉的抽击,网球在领域的作用下,以极其刁钻的角度飞向神崎的反手死角。
神崎脚下迅捷移动,在球弹起的瞬间,他并未试图用更强的旋转去硬碰硬对抗领域,而是手腕极其细微地、近乎本能地抖动调整,拍面角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砰!回球划过一道近乎笔直的线路,并未完全遵循领域的牵引轨迹,带着一种倔强的意味,堪堪擦着边线飞过!
“出界!”右端下意识喊道,目光紧紧盯着球痕。
但清晰的印记显示,网球压线!一丝不多,一丝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