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宴席终散场,红梅山庄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第四日一早,张无忌便收拾好简单的行装,来到前厅向朱长龄辞行。
这一次,朱长龄并未如之前那般找借口挽留,他端坐于太师椅上,手捻长须,面色和蔼中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惋惜:
“张少侠既然去意已决,老夫也就不再强留了。
这些时日招待不周,还望少侠海涵。”
“庄主言重了,”
张无忌躬身行礼,神态恭敬,
“承蒙庄主与朱姑娘盛情款待,在下感激不尽。
只是师命难违,实在不敢再耽搁了。”
“理解,理解。”
朱长龄点点头,转头对侍立一旁的朱九真道,
“真儿,你代为父送送张少侠,务必送到庄外十里长亭。”
“是,爹爹。”
朱九真轻声应下,她今日换了一身素雅的鹅黄色衣裙,略施粉黛,眉宇间似乎笼着一层淡淡的轻愁,更显得楚楚动人。
两人并肩走出山庄大门,侍从牵着马匹跟在后方。
初夏的清晨,微风和煦,路旁野花盛开,鸟鸣清脆,但气氛却显得有些微妙沉默。
走了约莫五六里路,到了一处僻静的山坳,溪水潺潺,绿树成荫。
朱九真忽然停下脚步,对身后的侍从挥了挥手:“你们在此等候。”
侍从依言停下。
朱九真转向张无忌,美眸凝望着他,眼波流转间,似有千言万语。
她引着张无忌又往前走了几步,来到一株开得正盛的桃花树下。
“张……张公子,”她声音轻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音,“此去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相见。”
张无忌心中雪亮,知道戏肉来了,面上却故作不解:
“朱姑娘情深义重,在下铭记于心。待我回昆仑复命之后,若有闲暇,定当再来拜庄探望。”
朱九真却缓缓摇了摇头,她抬起头,阳光透过桃花的缝隙洒在她脸上,映照出她眼中刻意酝酿出的、晶莹欲滴的泪光。
“探望?只是……探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