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也很高兴。他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摆脱董卓的控制,亲政掌权了。可他万万没想到,除掉了董卓,却引来了更大的麻烦。
董卓虽然死了,可他的部将李傕、郭汜等人还手握重兵。他们听说董卓被杀后,害怕被清算,于是决定起兵攻打长安。王允和吕布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很快长安就被攻破了。王允被杀,吕布逃走,刘协又一次落入了别人的手中。
李傕、郭汜比董卓还要残暴,他们在长安城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刘协在他们的控制下,过得比在董卓手下还要惨。他每天都提心吊胆,生怕自己哪天就被李傕、郭汜给杀了。
在李傕、郭汜的折腾下,长安城里是民不聊生。刘协实在受不了了,决定找机会逃出长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李傕、郭汜因为争权夺利,发生了内讧。刘协趁机在杨奉、董承等人的护送下,逃出了长安。
这一路上,刘协吃尽了苦头。他们没有粮食,只能靠挖野菜、摘野果充饥。晚上也没有地方住,只能在荒郊野外露宿。有时候遇到追兵,还要拼命逃跑,性命随时都有危险。
经过一番艰难的跋涉,刘协终于回到了洛阳。可此时的洛阳,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繁华的都城了。在董卓迁都的时候,洛阳城被一把大火烧得精光,宫殿、房屋都成了一片废墟。刘协回到洛阳后,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只能暂时住在一个破旧的院子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在刘协走投无路的时候,曹操出现了。曹操这时候已经在兖州站稳了脚跟,实力越来越强大。他听说刘协回到了洛阳,就打起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主意。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亲自率军来到洛阳,把刘协接到了许昌。刘协一开始还以为曹操是来救他的,对曹操感激涕零。可他很快就发现,自己这是刚出狼窝,又入虎口。
曹操把刘协接到许昌后,就把他当成了一个傀儡,自己则在背后操纵着一切。他自封为大将军,掌握了朝廷的军政大权。刘协虽然还是皇帝,可实际上什么都做不了主,只能听曹操的摆布。
刘协不甘心就这样当一辈子傀儡,他决定反抗。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协偷偷写了一份密诏,藏在衣带里,交给了车骑将军董承,让他联合刘备、王子服等人,除掉曹操。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衣带诏事件”。
董承接到密诏后,不敢怠慢,马上开始联络各方势力。刘备当时也在许昌,他早就对曹操的专权不满,于是也加入了这个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