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亲人更是没话说。陈霸先的妻子章太后眼睛不好,陈蒨每天下朝第一件事就是去太后宫里,亲自给她读奏折,陪她聊天解闷。有年冬天太后说想吃岭南的荔枝,陈蒨立刻派快马从岭南连夜运送,《南史》记载驿马昼夜兼行,至都时荔枝犹鲜,比后来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早了两百多年。
最让人意外的是他的特殊癖好。史书里隐晦地提到他和韩子高的故事——韩子高原是个卖鞋的少年,长得比美女还漂亮,陈蒨见了之后惊为天人,说:你要是女人,我肯定立你为皇后。后来韩子高成了他的贴身侍卫,俩人同吃同住,韩子高打仗还特别勇猛,《陈书》专门为他立传,说他性恭谨,勤于侍奉,帝甚宠之。这段关系在当时被传为佳话,甚至有人说陈蒨能当上皇帝,韩子高在背后出了不少力。
不过陈蒨也有犯迷糊的时候。他晚年信上了佛教,花了不少钱建寺庙,大臣傅縡劝他:现在国库不富裕,不如把钱用在赈灾上。陈蒨当时听进去了,可转头又让和尚给自己算命,问能活多少岁。和尚说:陛下有十年天子命。陈蒨叹了口气:能有十年就够了。没想到这话真应验了——他只当了七年皇帝就病重了。
公元566年,陈蒨病倒了。这时候他才四十出头,正是干事业的年纪,可太医们束手无策。临终前,他把太子陈伯宗叫到床前,指着大臣刘师知说:这人文武双全,你以后要听他的话。又转头对刘师知说:太子年幼,国家就交给你了。
《陈书》记载他去世那天建康地震,百姓巷哭,意思是连老天爷都为他伤心,老百姓自发在街头哭丧。他在位七年,把一个濒临破产的陈朝治理得户口滋殖,兵甲强盛,史称天嘉之治。后来的历史学家评价他:江左诸帝,号为令主者,唯文帝一人而已。(《资治通鉴》)意思是南朝这么多皇帝,真正能称得上好皇帝的,也就陈蒨一个。
可惜他的继承人不给力。陈伯宗是个软蛋,登基没两年就被叔叔陈顼夺了皇位。陈顼上台后,把陈蒨制定的政策改得乱七八糟,没过几十年,陈朝就被隋朝灭了。但老百姓没忘陈蒨的好,江南一带至今还有文帝庙,香火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
回头看看陈蒨的一生:从流亡少年到开国皇帝,他没读过多少兵书,却能打胜仗;没学过管理学,却能治国家;没学过心理学,却能把群臣玩弄于股掌。他不像秦始皇那样霸气侧漏,也不像唐太宗那样妇孺皆知,但在那个乱糟糟的南北朝,他用自己的方式,给江南百姓带来了七年安稳日子。
或许正如那首诗里写的:莫言天不假年寿,毕竟南朝有圣公。做皇帝不在乎在位时间长短,能让老百姓过上几天好日子,就够了。
参考《陈书》《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