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了豪强,刘表又派兵平定了南阳、江夏等地的叛军,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把荆州七郡(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全部平定了。他不仅稳住了荆州的局势,还把治所迁到了襄阳,开始用心治理荆州。从一个光杆刺史荆州霸主,刘表这波空手套白狼的操作,堪称汉末乱世的创业教科书。
刘表治理荆州的本事,在汉末诸侯里绝对能排进前三。他知道,乱世里老百姓最想要的就是安稳,所以他把保境安民当成首要任务,不主动跟其他诸侯打仗,而是专心发展生产、兴办教育。
首先是搞经济。荆州地处长江中游,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特别适合种地。刘表下令鼓励农民开垦荒地,还兴修水利,比如修复了襄阳附近的灌溉工程,让粮食产量大大提高。没过几年,荆州就成了汉末的,不仅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还能接济周边的灾民。当时很多中原地区的百姓因为战乱逃到荆州,刘表都派人给他们分土地、送种子,让他们能安居乐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后是兴教育。刘表是读书人出身,特别重视教育。他在襄阳创办了荆州官学,邀请当时的大儒宋忠、司马徽等人来当老师,教授学生儒家经典和兵法、历法等知识。荆州官学规模很大,最多的时候有上千名学生,不仅培养了很多人才,还吸引了天下的名士来荆州避难,比如诸葛亮、徐庶、庞统等人,都曾在荆州游学或隐居。可以说,刘表把荆州打造成了汉末的文化中心。
最后是强军事。刘表虽然不喜欢打仗,但也知道没有军队就守不住荆州。他任命蔡瑁、张允为水军统帅,训练了一支强大的水军——有战船上千艘,士兵十几万,是当时南方最厉害的水军。他还在荆州的边境修建了很多防御工事,比如在南阳、江夏等地驻扎重兵,防备曹操和孙权的进攻。
在刘表的治理下,荆州成了汉末乱世里的桃花源:老百姓能吃饱饭,孩子能上学,路上没有劫匪,晚上睡觉不用关门。当时的人都羡慕荆州的百姓,说:天下大乱,唯荆州安耳。就连曹操、袁绍这样的大诸侯,都不敢轻易招惹刘表。比如,袁绍曾派人来拉拢刘表,想让他一起攻打曹操,刘表表面上答应,却不出兵;曹操也派人来劝刘表归顺,刘表也不答应,就这么地守着自己的荆州,过着安稳日子。
虽然刘表把荆州治理得很好,但汉末乱世里,想独善其身根本不可能。当时天下主要有三股势力:北方的曹操、江东的孙权、还有后来投奔刘表的刘备,这三股势力都盯着荆州这块肥肉,刘表夹在中间,只能小心翼翼地夹缝求生。
先说说跟曹操的关系。曹操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后,统一了北方,开始把目光投向荆州。他多次派人来荆州,想让刘表归顺,可刘表知道曹操野心大,一旦归顺就会失去权力,所以一直拖着不答应。但他也不敢得罪曹操,只能表面上跟曹操保持友好,比如派人给曹操送点粮食和特产,假装臣服。曹操知道刘表没什么野心,暂时也没精力攻打荆州,就暂时放过了他。
再说说跟孙权的关系。孙权的父亲孙坚就是被刘表的手下黄祖杀死的,所以孙权跟刘表有杀父之仇。孙权继位后,多次派兵攻打荆州的江夏郡,想为父亲报仇,还想夺取荆州的地盘。刘表派黄祖驻守江夏,多次打败孙权的军队,可黄祖是个莽夫,不仅不会打仗,还经常虐待士兵,最后在公元208年,被孙权的大将吕蒙杀死,江夏郡也被孙权攻占了一部分。刘表虽然很生气,却因为年纪大了,不想跟孙权拼命,只能眼睁睁看着江夏被孙权夺走。
最后说说跟刘备的关系。刘备在官渡之战后,被曹操打败,走投无路,只能投奔刘表。刘表知道刘备是个有本事的人,也知道他是汉室宗亲,所以很客气地接待了他,把新野(今河南新野)给刘备当地盘,还拨了一些兵马给刘备,让他帮自己防守荆州北部。可刘表也不信任刘备,怕刘备在荆州发展势力,威胁自己的地位,所以一直提防着刘备。比如,刘备想劝刘表趁曹操攻打乌桓的时候,出兵攻打许昌,刘表不同意;刘备在荆州广纳人才,刘表也暗中限制他。后来,刘表的儿子刘琦跟刘备走得很近,刘表还担心他们联手,想把刘琦调到外地。
刘表在曹、刘、孙之间的墙头草操作,虽然暂时保住了荆州的安稳,却也埋下了隐患。他既不敢跟曹操翻脸,也没能彻底打败孙权,还不信任刘备这样的潜在盟友,导致荆州在他晚年的时候,已经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很多谋士都劝刘表:要么跟曹操结盟,要么跟孙权议和,要么重用刘备,一起对抗曹操,可刘表优柔寡断,一直没做出决定,就这么拖着,直到自己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