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李克用:兴亡岂是一人事,犹见残碑映落霞

小主,

可麻烦很快就找上门,大顺元年(890年)五月,潞州(今山西长治)发生兵变,守将投靠了朱温。紧接着,幽州刺史李匡威、云州刺史赫连铎联合朱温,请求朝廷讨伐李克用,宰相张浚、孔纬收了朱温的贿赂,也在朝堂上煽风点火。唐昭宗本来就怕李克用势力太大,当场下诏削夺他的官爵,任命张浚为招讨使,兵分南北攻打河东。

这波来得猝不及防,李克用却丝毫不慌,当场召开紧急战略会议朱温这是想搞群狼战术,但咱们的优势在骑兵,只要集中兵力打要害,肯定能破局。他派李存孝救援泽州,李存孝果然没让人失望,大败朱温的将领李谠,一路追到怀州才撤;回头又猛攻潞州,活捉了前去赴任的副使孙揆。孙揆也是个硬骨头,被俘后还骂骂咧咧,李克用脾气上来了,直接把人杀了——这波杀一儆百,让朱温的部下瞬间慌了神。

九月,潞州守将康君立弃城逃跑,李克用收复潞州;十月,张浚的部队被李存孝击败,北方的李匡威、赫连铎也被李嗣源、李存信打得大败,最后李克用亲率大军追击,彻底击溃了联军。这场仗打得堪称晚唐版防御战教科书,李克用用实力证明,河东集团不是好惹的。大顺二年(891年),李克用上书申辩,唐昭宗赶紧顺水推舟,恢复了他的官爵,还加封守中书令——这波打服再谈的操作,让李克用的威望更上一层楼 。

之后李克用乘胜追击,大顺二年(891年)四月讨伐赫连铎,在河边设伏大败其部将薛阿檀;七月逼得赫连铎逃往吐浑部落,平定云州;又采纳李存孝的建议,南下攻占怀州、孟州,势力扩展到黄河流域。此时的河东集团,已经成为晚唐最强大的地方分公司之一,李克用也成了名副其实的——乾宁二年(895年),李茂贞、王行瑜、韩建三帅进京挟持唐昭宗,又是李克用出兵勤王,大败三帅救出皇帝,因功被正式封为晋王。唐昭宗还赐他忠贞平难功臣的称号,这评价算是给足了面子。

可惜好景不长,李克用的创业之路很快遇到了瓶颈。天复元年(901年),盟友背叛、将领反叛的坏消息接连传来,朱温趁机发起猛攻,把李克用的统治中心晋阳(今山西太原)团团围住。虽然李克用最终击退了敌军,但河东集团元气大伤,之后攻打朱温时屡屡受挫,彻底陷入被动。

更让李克用头疼的是内部问题。义子李存孝战功赫赫,却遭到另一个义子李存信的嫉妒,两人经常在他面前互相告状。李克用一开始还能调解,但架不住李存信天天说李存孝要谋反,久而久之也起了疑心。李存孝受不了委屈,真的起兵反叛,最后被李克用擒获。行刑时,李克用本来还想留他一命,可手下将领都跟李存孝有过节,没人替他求情,只能忍痛将其处死。杀了李存孝后,李克用后悔得不行,好几天吃不下饭——这波内部内耗,堪称河东集团的重大战略失误 。

天佑四年(907年),朱温终于露出了獠牙,强迫唐哀帝退位,建立后梁,定都汴州。消息传到晋阳,李克用气得当场吐血——他一辈子以复兴唐朝为口号,现在唐朝没了,自己成了前朝遗老。但他拒绝承认后梁,继续沿用唐朝的天佑年号,还打出讨伐逆贼的旗号,想跟朱温拼个你死我活。可此时的李克用已经身患重病,身体早就扛不住了。

更糟的是,朱温称帝后立刻派兵围攻潞州,潞州是河东的门户,一旦失守,晋阳就危险了。李克用躺在病床上,看着前线送来的战报,急得只能叹气。天佑五年(908年)正月,李克用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把儿子李存勖叫到床边,拿出三支箭,颤巍巍地说:这第一支箭,你要去打幽州的刘仁恭,他当年投靠我又背叛我,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第二支箭,要打契丹的耶律阿保机,他跟我拜过把子,却转头跟朱温结盟,必须教训;第三支箭,要灭了朱温的后梁,为唐朝报仇,也为你爹报仇。

李存勖跪在床边,含泪接过箭,发誓一定会完成父亲的遗愿。几天后,李克用病逝,享年五十三岁,葬在晋王墓(今山西代县)。这位晚唐的铁血枭雄,终究没能亲眼看到仇敌覆灭的那一天。

宋代史学家薛居正在《旧五代史》里说,李克用平定叛乱对维护唐朝统治起到了积极作用,当代学者曾国富也认为他能称得上;可清代史学家王夫之却骂他是唐朝的贼臣,说他是灭亡唐朝的。其实站在历史的角度看,李克用既不是完美的,也不是纯粹的——他有野心,想扩张地盘当;但他又始终没称帝,还多次出兵勤王,维护唐朝正统。就像他的外号独眼龙一样,他的一生也充满了两面性:既是乱世的搅局者,也是唐朝的守护者。

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勖建立后唐,追谥李克用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当年李克用留下的三支箭,李存勖最终都完成了:灭刘仁恭、败耶律阿保机、破后梁,算是给了父亲一个交代。而李克用一手打造的河东集团,最后也成了后唐的开国班底。

参考《旧五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