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名门礼仪家,贤良淑德众人夸。
神宗相伴情深厚,哲宗尊崇意可嘉。
力拒章惇扶幼主,心怀社稷挽狂沙。
一生磊落留青史,懿范长垂映物华。
这首诗,说的便是北宋时期那位深明大义、温婉贤淑的向皇后,圣宪皇后。在北宋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她宛如一朵绽放在宫廷的幽兰,虽不张扬,却以独特的芬芳与坚韧,影响着那个时代的走向。
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向氏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庭。她的曾祖父向敏中,那可是北宋政坛响当当的人物,曾官至宰相,在太宗、真宗两朝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沉稳干练、公正无私着称。父亲向经,也在官场任职,做到了青州知府。这样的家庭背景,赋予了向氏优渥的生活条件和良好的教育环境。她自幼便饱读诗书,学习礼仪,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大家闺秀的气质。
治平三年(1066年),21岁的向氏迎来了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嫁给了18岁的颍王赵顼,被封为安国夫人。这门亲事,既是两个家族的联姻,也是向氏踏入宫廷生活的开始。向氏性格温和,心地善良,与赵顼相处得十分融洽。她虽然出身名门,但丝毫没有架子,对待下人宽厚仁慈,在颍王府中赢得了众人的喜爱。
第二年正月,宋英宗驾崩,赵顼即位,是为宋神宗。向氏也随之成为皇后,开始了她在后宫的漫长岁月。成为皇后的向氏,并没有被权力和地位冲昏头脑。她深知宫廷生活的复杂和危险,因此行事更加谨慎小心。她恪守皇后的职责,管理后宫事务井井有条,将后宫打理得一片和谐。在她的管理下,后宫的嫔妃们相处融洽,很少发生争斗。
宋神宗在位期间,一心想要变法图强,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他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青苗法、均输法、市易法等。然而,变法触动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朝廷上分成了两派,争论不休。在这场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向皇后始终保持着中立的态度。她从不干涉朝政,也不向宋神宗表达自己对变法的看法。她知道,政治斗争是复杂而残酷的,自己作为皇后,不能轻易卷入其中,以免给皇帝和朝廷带来麻烦。
随着时间的推移,宋神宗的身体越来越差,立太子一事成为了朝廷上下关注的焦点。宋神宗有多个儿子,但他一直犹豫不决,不知道该立谁为太子。在这个关键时刻,向皇后展现出了她的智慧和远见。她私下里对宋神宗称赞六子安郡王赵煦贤达,认为他有能力继承皇位。宋神宗听了向皇后的话,心中逐渐有了主意。
1085年,宋神宗驾崩,赵煦顺利即位,是为宋哲宗。向皇后被尊为皇太后。此时,垂帘听政的宣仁太皇太后高氏十分喜爱向皇后,她令人整修庆寿宫供向太后居住。庆寿宫豪华奢侈,是专门为身份尊贵的皇室成员准备的。然而,向太后却婉拒了。她对高太后说:“安有姑居西而妇处东,渎上下之分。”意思是说,哪有婆母住在西边,而媳妇住在东边的道理呢?这不是乱了上下的名分吗?向太后的这番话,既体现了她的谦逊和知礼,也让高太后对她更加满意和敬重。最终,向太后没有搬到庆寿宫,而是住在了隆佑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