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原是后周太祖郭威手下的一名战将。
郭威死后,他的义子柴荣继位,他就是周世宗。
赵匡胤在他手下立过不少战功,深得周世宗信任。】
【公元959年,周世宗亲征辽国,节节胜利。
可是在北征途中,
他拾到一个袋子,里面有一块三尺长的木头,木头上写着五个字:“点检做天子。”
他疑惑不解。
周世宗的殿前都点检是他的女婿,周世宗疑心他女婿要篡自己的皇位。】
【后来周世宗病了,回师汴京,便改由赵匡胤任检校太尉、殿前都点检。
赵匡胤便掌握了最精锐的禁军军权。
没多久周世宗病死了,他儿子郭宗训继位,成了周恭帝,
当时才七岁,政事一般由皇太后主持。
第二年,镇、定二州报告说北汉与辽国合兵南侵,情势危急。
皇太后据宰相范质、王溥建议,派赵匡胤率禁军诸将前去迎敌。】
赵匡胤满意地看着天幕上,自己年轻时候的模样,
“这都是朕的青春岁月啊……”
身边一人上前两步,极为贴心的开口提醒,
“皇上,这天幕……”
话都还没出口,就被赵匡胤随手一挥,叫人拖了下去。
赵匡胤:哼,最讨厌抒发感情的时候,有人来打扰。
那可怜人身边的俩人,不禁摇了摇头,两眼对视,里面满满的感慨和幸灾乐祸。
“这位老兄想要奉承,也得奉承到位。”
“还没见过哪个拍马屁,拍到马腿上的。”
赵匡胤好容易平复了心情,继续看了下去。
【当时,由于后周皇帝尚年少,一时间民心骚动、将士不安,政权很不稳定。
赵匡胤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离开汴京,北行二十里来到陈桥驿。
忽然,军中有人说天上又出现了一个太阳,该更换天子了。】
【将士们也都商量说:“如今皇帝幼弱,我们死命破敌,恐怕也无人知道。
不如顺应天命,拥立点检做天子,然后再北进抗敌。”
于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归德军掌书记赵普,
就把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
大秦,
秦始皇背着手,一个大大的问号缓缓从他的脑袋升起。
“……?不是,这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