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的八卦排列,呈现一种对峙的状态。

天对地,雷对风,水对火,山对泽。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

意思是天地确定了上下位置,山泽气息相通,雷风相伴而生,水火互不相容。】

【这是伏羲所化先天八卦的理论基础,它体现的是宇宙万物生成演化的结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过程已经完成,所以伏羲八卦展现出的是静态平衡,

姬昌理解的天意还不仅仅如此,

在他看来,世间事物不是静态的,而是持续演变的。】

【所以一切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和运动中,运动就会产生变化。

而这些变化又被一种必然的规律牵引着,新的身上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天意。】

大明,朱元璋摸着下巴,满脸沉思的模样,

马皇后不免好奇,伸出手抚了抚他紧皱的眉毛。

“皇上在担忧什么?”

“有些恐惧。”

在庞大知识和触碰到世界的时候,下意识的恐惧。

【是各种秩序形成的根本,也是对我们各种困惑的解答。

但是这个规律是什么呢?

人也可以掌握吗?

如果说世间的一切事都遵循这个规律,那么是不是可以从身边寻找到,

姬昌想到了自己最熟悉的事,

耕种。】

【自从进入农耕时代,华夏人就在寻找天气与种植的关系。

几千年间,经验和教训都累积了足够多,

天与地之间的那些默契约定,已经被人洞悉并掌握,周人已逐渐有了春夏秋冬的概念。

很多年以后,先民们将这些实践,总结成了24个节气。

这成为华夏人独有的对自然规律的发现,沿用至今。】

【而姬昌悟出的道理,与生生不息的运转不谋而合。

风来,雷动,雨至,生长,成熟,凋敝,

一个周期结束,下一个周期到来,循环往复。

在这个互为关联的有机整体中,人与万物都在生命之流中运行不止,

天气变化引导农耕节奏,如果让每一个卦想代表一种天气变化,

那这八个卦不就按天所定的规律运动起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