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你打谁?】
“噗呲!多少字?!”
天幕下,观众们都震惊了,
“不是,你说多少字?
里面有是废话?”
本来还以为是用一万多字的篇幅,写了篇长论文。
倒是没想到,这家伙的操作是,选择会给最后有用的五百字,背上一万六的包袱?
“谁家的小菜当饭吃啊?”
“还是一整年的小菜~”
【有人统计过,在洪武18年,朱元璋光在9月这一个月的8天时间里,先后就接到了奏书将近1700多件。】
【共处理了相关事件3300多件。】
【平均下来,每天光是要看各种大臣的奏书,就可能有200多条。】
【可以说是相当的忙碌。】
【结果,这个大臣上书里面,还冒出了这么个通篇废话、浪费自己时间的文章。】
【朱元璋可不得气得当场“发//标”。】
【明明500字就能说清楚,这工作建议也是可行的。】
【但这开头的字,就像开篇铺垫一样,太过繁琐,不知所云。】
【为此,朱元璋特地表扬了一顿茹太素说,
你的见解是有的,就是废话太多了,没有说到点子上。】
【似乎是为了避免,以后再因为文章太长,误伤大臣。】
【朱元璋下令,“陈言事理并要直言简易,每事各开前件,不许虚饰繁文。”】
【有什么话你直接说,别加那么多毫无意义的粉饰。】
【毕竟奏书这个东西,是要及时解决问题,不是让你们秀辞藻堆积的。】
“这话说得有理,就应该还节省时间,时间就应该花在刀刃上!”
汉武帝十分赞赏朱元璋的态度,
他在百忙之中,也会化身为时间管理大师。
要是碰上这么操作的大臣,他还要不要处理其他事情了。
“可是稍稍修饰一下,这一万多实在太夸张了,该罚!”
最后两个字咬得极重,仿佛也在敲打底下的大臣们。
大臣们:谁是槐树?谁当槐树?!
【茹太素不是第一次了,这家伙写奏折每次都是五千字往上,还特别喜欢写得很晦涩,
老朱本来文化水平就不高,被//z也是迟早的事。
关键是这家伙挨了z还不改,结果第二年被贬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