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新政砥柱,暗流反噬
工部尚书衙门的匾额在春日阳光下熠熠生辉,象征着一段全新征程的开始。林凡入主工部,并未大兴土木,而是首先着手整顿内部积弊,裁撤冗余,提拔了一批精通实务、对新政抱有热忱的年轻官吏。同时,一道道由他亲自拟定或审核的政令,开始从这座古老的衙门发出,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荡起层层涟漪。
《劝工使设置章程》、《格物院筹建条陈》、《新式农器、织机推广补贴细则》、《工坊联盟行会规范》……这些涵盖了管理、研发、推广、规范各个层面的文书,迅速下发至各州府。其核心思想明确:以朝廷为主导,以技术为驱动,以民富国强为目标,系统性地推进“科技兴邦”战略。
效果是显着的。有了朝廷的明文支持和专项资金,许多观望的州县开始主动接洽工坊联盟,引进技术。格物院的筹建也吸引了各地不少有真才实学的匠师和学者前来投效。一股欣欣向荣的气息,开始在帝国各地萌发。
然而,改革的道路从不平坦。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更难。
最先反弹的,是那些依靠旧有技术垄断和渠道控制牟取暴利的行业巨头,尤其是与纺织、矿产、运输相关的世家大族。
江南,丝绸重镇。以“锦华堂”苏家为首的几个大织造家族,联合发布了“告同业书”,公然抵制朝廷推广的新织机和新行会规范,指责工部“与民争利,败坏千年织造传承”,并暗中串联,威胁敢与工坊联盟合作的小织户。
北地,矿业大区。几个把持优质煤矿和铁矿的豪强,则开始囤积居奇,抬高生铁和燃料价格,甚至暗中破坏通往新建工坊区的道路,试图从源头上卡住军械生产和新技术推广的脖子。
更有甚者,一股针对林凡个人的污名化浪潮,在暗中有组织地散播开来。
“林凡此子,凭借妖器媚上,窃据高位,实乃国贼!”
“什么新织机,不过是奇技淫巧,坏我民风淳朴!”
“听闻他在北疆行妖法,引动天象,非是祥瑞,实乃妖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