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白鹿书院

想要进入这所儒学圣地求学,要么手持对方的推荐信,要么在每年三月书院主持的考试中,通过自身的才学能力考进去。

而这一切的前提必须是要有功名,没有秀才功名,你连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按理说宋瑾考中秀才,应该是要去县学读书的,可如今有了白鹿书院的推荐信,他们自然是要去的,即便是路远也要去。

说起益州到江南,虽然路途不比到京城近多少,但所需的时间还真不用了那么久。

而且还可以选择一路走水路,顺流而下五六日的功夫便到了江南钱江府。

只是益州府是平原,成片成片的良田多,但是却没有码头,必须去隔壁的江州府乘船。

其实金秋村到江州府,比到益州府还要近大概一半的路程,但江州府太小了,人口也少,耕地面积不足益州的五分之一。

主要是因为江州府山地多,几乎是没有良田的,如今还能存活全靠码头。

江州府连通着大江,是整个益州进出外界的重要通道,因此位置十分紧要。

所以这里才从一县之地变成了府,但比起益州这种剑南东道这种大州府,江州府就显得十分渺小了,直接被比成了渣渣。

金秋村通往江州府的这条路,虽然是比益州府那边近,但路却是难走的多,几乎天天都在爬山,而且那边也不太安全。

抢劫的,劫道的土匪,那边可是有不少,这些年官府剿了一批又一批的土匪,使得那边的道路安全了一些,但那边的土匪到底是没剿完,偶尔还会传出劫道的消息。

比益州到京城这一路都还要危险,益州到京城这一路,朝廷为了保证通畅。

能紧紧的握住益州这个藏着山窝窝里的平原,以及把控整个西南的局势。

因此这条通道上的土匪是被清洗干净的,过往的商客也多,很安全。

相对来说,江州那边就没那么安全了,不过真要去那边。多带一些人倒也无事。

山匪也不是傻子,人家抢劫都是拉货的行商,抢一次便能吃饱半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