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论战的日子终于到了,整个咸阳城都沸腾了。
新建的论战台气派非凡,青石垒砌的台基足有一丈多高。
台面长宽各十丈,足够让辩手们尽情施展。
最引人注目的是台面中央用黑白石子镶嵌的太极图,象征着道理越辩越明。
高台两侧分别设有席位,左边以嬴昭为首,端坐着蒙毅、章邯等得力干将。
墨家欧冶青和农家代表也都坐在左侧,表明了他们支持学宫的立场。
右侧则是以甘罗、淳于越为首的儒家阵营,个个神情肃穆。
还有一些中立学派的代表坐在旁边观望,他们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后续的局势。
台下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
咸阳城内的士子们早早赶来占位置,各地闻讯而来的学子更是络绎不绝。
就连普通老百姓也跑来凑热闹,把论战台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既期待又紧张的气氛,仿佛一点就着。
所有人都明白,这不只是一场简单的学术辩论。
这关系到未来天下文教的发展方向,甚至可能改变整个时代的走向。
李斯作为裁判,简单宣布规则后,论战直接开始,没有任何拖泥带水。
甘罗第一个站起身,从容不迫地走向太极图中央。
他今天特意穿了一袭月白儒袍,衬得他更加俊逸出尘。
与淳于越的咄咄逼人不同,他的姿态优雅得体。
先是朝嬴昭方向微微施礼,每一个动作都无可挑剔。
“祭酒大人,”甘罗开口,清朗的声音瞬间吸引了全场注意,“自从纸张问世,咸阳纸贵,天下瞩目。”
他先给予肯定,展现出儒家应有的气度。
“其便捷、价廉,于学问传播,确有不世之功。”
说到这里,他特意停顿了一下,让众人消化他的认可。
“罗,亦深感钦佩。”
台下响起一阵窃窃私语,都在猜测他接下来要说什么。
“然,”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台下那些抱着竹简的守旧士子。
最后将视线定格在嬴昭脸上,语气依然平和,却暗藏锋芒。
“学问之道,非止于传播,更在于传承。”
他刻意放慢语速,让每个字都清晰可闻。
“竹简厚重,可历千年风雨而不朽。”
说着,他示意身旁的儒生展示一捆古旧的竹简。
“其上所载先贤微言大义,方能穿越时空,泽被后世。”
这时,他从袖中取出一张普通的秦纸,轻轻一抖。
纸张发出脆弱的声响,在寂静的广场上格外清晰。
“而纸张……轻薄易损,惧火畏潮,虫蛀鼠咬,皆可毁之。”
他逐一列举纸张的弱点,每个字都像重锤敲在众人心上。
“敢问祭酒,以此等之物承载圣贤之道……”
他故意拉长语调,制造紧张气氛。
“若数十年后,百年之后,典籍散佚,文字湮灭……”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环视全场。
“我华夏文脉,岂非要断送于此?”
最后这句话,他提高了音量,在广场上回荡。
“此,是否可谓……因小利而忘大义?”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那些老儒生和习惯竹简的士子纷纷点头,面露忧色。
不少人交头接耳,都觉得甘罗这个问题切中了要害。
淳于越在席位上捋着胡须,微微颔首,眼中露出得意之色。
他仿佛已经看到嬴昭被问得哑口无言的场面。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嬴昭身上,等待着他的回应。
只见嬴昭不慌不忙,甚至脸上还带着一丝轻松的笑意。
他没有立即起身,而是先对身旁的章邯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