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秦老回京

但他随即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带着技术官员特有的执拗,“不过,陛下,老臣有言在先。

老臣收学生,不看家世,不问背景,只看天分、心性与毅力!

若只是些靠着祖辈荫庇、自身毫无才学又吃不得苦的纨绔子弟,或是只想借老臣之名攀附权贵之辈,那就请陛下恕老臣难以从命!

老朽宁愿这身本事带进棺材里,也绝不误人子弟,更不玷污了‘治水’二字的清名!”

景仁帝闻言,非但不恼,反而哈哈大笑,抚掌道:

“好!秦老快人快语,正合朕意!爱卿放心,此事全凭爱卿心意决断!无论是谁家子弟,便是朕的皇子,只要爱卿看不上,尽管拒之门外!

朕绝无二话!朕要的,是真正能继承爱卿衣钵的英才,而非滥竽充数之辈!”

有了皇帝这句金口玉言,秦鸿心中大定。

消息传出,秦府那原本略显冷清的门槛,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被络绎不绝的车马踏破。

京中但凡有些头脸的达官显贵,无不绞尽脑汁。

带着自家精心培养的、或自以为出色的子侄辈,备上厚礼,希望能入得秦老法眼,哪怕只是挂个名,也是莫大的荣耀与资本。

这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自然也飞进了国子监。

这日散学,陈耀祖、王富贵、姚宗胜三人并肩走出监门,便听到不少同窗都在兴奋地议论此事。

“听说了吗?秦鸿秦老大人回京了!皇上让他留在京城收徒呢!”

“谁不知道啊!我家老爷子昨天就备了礼,今天一早就带我堂兄去秦府拜会了!”

“唉,可惜我等学问浅薄,怕是入不了秦老的眼……”

“那可是水利泰斗啊!若能得他指点一二,将来前程不可限量!”

听着周围的议论,姚宗胜和王富贵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陈耀祖,眼神炽热得几乎要冒出火来。

王富贵一把抓住陈耀祖的胳膊,激动地压低声音:“耀祖哥!听见没!秦老!你的那位老师回京了!”

姚宗胜虽沉稳些,语气也难掩兴奋:“耀祖,秦老于你有授业解惑之恩,如今他老人家回京,于情于理,我们都该上门拜见才是!”

陈耀祖站在原地,心中早已是心潮澎湃,难以自已。秦鸿!这个名字对他而言,重若千钧!

当年在清丰县,若非秦老爱惜人才不拘小节,不仅亲自指点,还力荐他进入鸿儒书院。

更在此后数年,一直与他保持书信往来,耐心解答他在水利方面的种种疑问,将自己多年的经验、失败的教训、独到的见解倾囊相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