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乡试放榜

九日鏖战,耗费心神。

当陈耀祖、王富贵、姚宗胜三人终于踏出那扇沉重的贡院大门时,虽面色疲惫,步履虚浮。

但眉宇间那根紧绷了许久的弦,总算是松了下来,一种如释重负的轻快感弥漫心间。

回到租住的小院,三人几乎是倒头就睡,直睡得昏天黑地,日月无光。

连续两日的沉睡,才将耗损的精神气养回了几分。

待到头脑清明,四肢不再酸软,年轻人好动的性子便按捺不住了,总算可以出门好好透透气,领略这省城的风光。

恰在此时,鸿儒书院昔日同窗的帖子送到了。邀约今晚于城中颇负盛名的鸿福明月楼一聚。

拿着制作雅致的请柬,三人相视一笑,王富贵更是用他特有的腔调调侃道:

“瞧瞧,这才是正经同窗之谊!考完了聚,那是联络感情;考前聚,那叫盘外招!咱们当初闭门不出,真是再正确不过了。”

陈耀祖和姚宗胜深以为然。雪中送炭难,锦上添花易,而这考后相聚,少了几分功利,多了几分纯粹,正是他们此刻需要的放松。

华灯初上,三人信步来到鸿福明月楼二楼雅间。

一推开门,里面已是欢声笑语,坐满了面熟的同窗。

见到他们进来,众人纷纷起身,孙清浩更是当先迎了上来,脸上带着真诚而又略带复杂笑容,拱手道:

“哎呀呀,可把我们‘寒门三杰’给盼来了!你们在凌州做下的那番壮举,可是早已传遍咱们书院了!如今见面,可得好好跟我们说道说道!”

众人纷纷附和,语气中充满了敬佩与好奇。

他们大多出身优渥,对于陈耀祖几人既能于科举正途奋进,又能深入民间,做出那般利国利民的实际功绩,感到由衷的钦佩。

孙清浩亲自为三人斟酒,眼神中的感慨最为明显。

他本是鸿儒书院他们那一届的翘楚,心中未尝没有与陈耀祖一较高下之意。

即便对方去了国子监,他也坚信勤能补拙。

可凌州治水的消息传来,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与陈耀祖之间的差距,已不仅仅是文章辞藻,更是格局、胆识与实干能力的全方位落后。

那种落差,让他心中五味杂陈,但更多的,是服气。

“陈兄,”孙清浩举杯,语气诚挚,“昔日同窗,如今你已先行一步,见识了更广阔的天地,做了我等想都不敢想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