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迷雾重重,王庭惊变

云州城外的旷野,已被连日的鏖战蹂躏得面目全非。焦黑的土地、破碎的兵器、尚未完全清理的尸骸,以及那空气中挥之不去的血腥与焦糊混合的气味,共同构成了一幅残酷的战争画卷。

夕阳的余晖如同稀释的鲜血,涂抹在伤痕累累的大地上。又一日的攻城战结束了,北狄大军如同退潮般撤回营地,留下城墙上汉军士兵疲惫却依旧坚定的身影。

单于颉利矗立在中军狼旗之下,眺望着那座依旧巍然耸立的雄城,粗犷的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亢奋与……一丝若有若无的疑虑。

连日来,他亲临战阵,督军猛攻。汉军的抵抗虽然依旧顽强,但在他不惜代价的持续消耗下,确实显露出了疲态。城墙上的守军轮换速度似乎变快了,箭矢的密度也不如以往,甚至有几处险要的垛口,在今日的进攻中差点被他的勇士突破。一切迹象似乎都表明,萧景琰和他的云州守军,已经快要被拖到极限了。

“哼,黄口小儿,终究是底蕴不足。任你诡计多端,在绝对的实力和耐心面前,也只能徒呼奈何!”颉利心中不免有些洋洋自得。他仿佛已经看到云州城破,自己挥师南下,饮马中原的那一天。

然而,每当夜幕降临,独自一人身处王帐之中,听着外面呼啸的寒风与巡夜士兵规律的脚步声时,那份白日的亢奋便会渐渐冷却,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安,如同冰冷的毒蛇,悄然缠绕上他的心头。

萧景琰……这个年轻的汉人皇帝,真的如此容易对付吗?

他能在短短时间内,将一盘散沙、畏狄如虎的汉军整顿得敢于出城野战,甚至能设计重创他的前锋,逼得他动用最后的底牌才稳住局势。这样的人,会对他如此明显的“疲兵”、“耗粮”之计束手无策,只能被动地、一点点地被削弱吗?

这不符合常理。

是因为年轻气盛,沉不住气?还是……他另有图谋?一个自己尚未看穿的、更加深远的图谋?

颉利单于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铺在案几上的粗糙地图。他苦苦思索了数日,将各种可能性都推演了一遍,却始终抓不住那最关键的一环。这种仿佛置身迷雾、敌暗我明的感觉,让他极其不适,甚至有些烦躁。

“罢了!”他猛地甩了甩头,似乎想将那些纷乱的思绪抛开,“无论如何,眼下战场主动权在我手中!只要继续保持压力,云州城必破!届时,任他萧景琰有千般算计,也无力回天!”

他强行压下心中的那丝不安,将其归咎于连日征战带来的疲惫和多疑。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亲卫恭敬的声音:“单于,营门值守来报,王庭方向有援军抵达,现已至营外!”

“援军?”颉利猛地抬起头,脸上写满了错愕与瞬间升起的警惕,“本汗何时向王庭求过援?”

一股强烈的不祥预感如同冰水般浇遍全身!他霍然起身,甚至来不及披上外袍,便大步流星地冲出王帐,厉声道:“带本汗去看看!”

来到营门处,只见一支风尘仆仆、约八千人的轻骑兵队伍正静立在外,为首的将领见到单于,立刻滚鞍下马,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