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督导,赵管事,别来无恙啊?”张让皮笑肉不笑地打着招呼,“三个月的期限已到,不知这革新成果如何?可莫要让陛下和诸位大人失望啊!”
蔡琰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礼:“有劳张常侍挂心。成果如何,还请诸位大人亲眼验证。”
她示意工匠们将准备好的纸张样品和详细的成本账目呈上。
张让带来的少府监工匠立刻上前,开始仔细检验纸张的质量:厚度、韧性、白度、吸墨性……每一项都严格比对之前的旧纸和“云琰纸坊”的样品。
而卢植带来的户部官员,则开始核查账目,计算成本。
整个检验过程持续了近一个时辰,气氛紧张得让人窒息。张让不时地提出一些刁钻的问题,或者暗示工匠在检验时“严格”一些。但蔡琰准备充分,数据详实,纸张质量更是过硬,让张让几乎找不到破绽。
最终,检验结果出来了。
少府监的老工匠(虽然被张让施压,但众目睽睽之下也不敢太过分)不得不承认,新造的纸张,在各项指标上,都全面超越了旧纸,与“云琰精笺”相比,也毫不逊色,甚至在均匀度和稳定性上更胜一筹!
而户部官员核算的成本显示,新纸的成本比旧纸降低了近四成!虽然仍比“云琰纸”的市价略高(因为包含了官僚体系的运营成本),但考虑到质量和官方采购的规模效应,这个价格已经极具竞争力!
结果一出,卢植、杨彪等大臣纷纷点头,面露赞许之色。
张让的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他强压着怒火,尖声道:“即便如此,也不过是纸上谈兵!谁知这是不是你们提前准备好的样品?大规模生产,能否保证质量?这才是关键!”
他这是要做最后的挣扎,质疑生产的稳定性和 scalability(可扩展性)。
蔡琰早有准备,从容应道:“张常侍所言极是。请随民女到生产工棚一观便知。”
她领着众人来到忙碌的工棚。只见里面秩序井然,工匠们熟练地操作着改良后的设备,一张张优质的纸张正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质量与样品完全一致!
事实胜于雄辩!张让彻底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