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中,石江村后山的松林里传来整齐的脚步声。赵立仁正带着赤卫队进行晨练,这些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如今手持红缨枪,动作虽然生疏,眼神却异常坚定。
注意步伐!保持队形!赵立仁的声音在松林间回荡,记住,你们现在不是普通的农民,是保卫家乡的战士!
石头在队列中格外卖力,汗水已经浸透了他的粗布衣裳。自从上次参加剿匪战斗后,这个少年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许多。
与此同时,在村东头的一座瓦房里,周文正在主持石江村第一个党小组的成立仪式。油灯下,五名新党员庄严地举起右手,其中既有红军干部,也有本地积极分子。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低沉而坚定的宣誓声在屋内回荡。
周文目光炯炯地看着这些新党员:从今天起,你们就是石江村革命事业的核心力量。记住,党员不仅要冲锋在前,更要做群众的表率。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满身尘土的农民闯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周主任,不好了!黄世仁派人到县里求援去了!
会议室内顿时一片寂静。
具体情况如何?周文镇定地问道。
今天天没亮,黄世仁的管家就带着两个家丁偷偷出了村。我一路跟踪,看见他们往县城方向去了。
周文沉思片刻,对众人说:看来,地主阶级的反扑就要开始了。我们必须加快组织建设的步伐。
此时,在红军指挥所里,刘肖和杨兴正在研究一份刚绘制完成的地图。地图上详细标注着石江村及周边地区的地形、道路和村落分布。
我们必须尽快把周边村庄都组织起来。杨兴指着地图说,单靠一个石江村,很难应对敌人的大规模进攻。
刘肖点头表示同意:我已经派侦察连分头行动,到周边十二个村庄开展宣传工作。不过......
不过什么?
群众有顾虑。刘肖叹了口气,很多村民担心红军走后会遭到报复。
杨兴站起身,在房间里踱步:这说明我们的群众工作还不够深入。必须要让群众明白,红军不会走,而且会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