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刑天与无畏

此时机体的激光防护系统接入防空控制网络。

当一枚小型来袭弹体以高速接近时,机体雷达首先确定弹道并估算残余动能,随后控制系统计算拦截点。

随后激光以连续或脉冲模式对准目标的推进或导航部分进行照射,来袭弹体表面开始受热、材料被烧蚀,导航失效或推进器熄火,弹体偏离航线并坠地。

无人机被激光烧断螺旋桨轴或焦化动力元件,失去动力而坠落。

小主,

打击与防护完成后,是与步兵的协同行动。

指挥链通过战术总线把目标点分配给步兵小队,并给出进入路线与掩护时间窗。外骨骼士兵借助“无畏”提供的目标坐标和实时图像,进行小组迂回和破门作战。

步兵分为两路,一路沿掩体侧翼推进,利用低姿态接近掩体前沿;另一路携带轻型反装甲武器与破门工具,从另一侧突入。

头盔显示器提示前方可用掩体、敌方残余火力方向和爆炸危险半径,队长通过语音简短下达进攻命令。

在接近时,“无畏”在预定时间触发压制火力,重型等离子炮瞄准视线外的目标,释放间歇脉冲,压制敌方反击;微型导弹对远端射手进行点杀,清除可能的反击。

步兵则在近距离进行房间清扫与巷战,爆破小组处理门锁与防御设施。步兵之间与机体的数据链保持同步,任何发现都会即时标注为新目标并回传,相控阵根据新信息调整火力分配。

在爆炸过后的复杂地形中,双足驱动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狭窄街区、破碎路面和废墟堆积处,轮式或履带式车辆难以推进,而“无畏”可以借助步态调节跨越碎石和瓦砾,保持稳定的火力投射角度。

步兵在机体附近活动时,机体会通过外部扬声器和视觉信号维持队形,同时限制自身炮口指向,避免误伤。机体的热管理亦会在步兵近距离时进行调整,减少对友军的热辐射干扰。

在这样的协同下,“无畏三型”既是移动火力平台,也是战场枢纽。

它把远程打击、近距支援和防空拦截整合在一起,成为合成营在复杂地形中推进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