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铜炉初燃,锻器开新

第六步:锻打强化——火淬韧增,锤定形准

浇铸好的铜器还不能直接用——表面有毛边,内部可能有气泡,需要锻打强化。青壮们在炼铜炉旁支起一个铁砧(用硬木外包铁皮制成),将铜斧放进小炼炉加热(温度到600℃左右,铜器会变软),然后用石锤(锤头裹了一层铜皮,防止打碎铜器)反复锻打。

“锻打的时候要顺着形状敲!”张轩握着一个青壮的手,教他怎么用力,“斧刃要敲薄、敲锋利,斧柄要敲实,把里面的气泡敲出来,这样铜斧才耐用,不会断!”

石锤落下的“砰砰”声在冶炼区回荡,铜斧在锤打下渐渐变得规整——斧刃变薄变锋利,斧柄变得紧实,表面的毛边被敲掉,淡金色的光泽越来越明显。青壮们轮流锻打,每个人都想亲手打造一把铜器,脸上满是自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鹿溪在旁边记录:“铜斧锻打次数:八十次,加热次数:十二次,最终重量:三斤二两。”(铜器锻打一般6、7次就会变硬、变脆,需要加热)她还会时不时用草药水(蒲公英煮的水)浇在锻打的铜斧上,“这样能让铜斧更快冷却,变得更硬。”

青羽看着石锤起落,也想试试,却因为力气小,敲不动石锤,只能帮着递草药水,嘴里还念叨:“加油!把铜斧敲得更锋利!”

第七步:打磨抛光——砂磨刃亮,器成可用

锻打好的铜器最后一步是打磨。青壮们拿着砂岩(粗砂用于磨掉表面的痕迹)和细磨石(细砂用于抛光),先磨铜器的表面,再磨刃口。

“打磨要顺着一个方向磨!”羽尾长老教妇女们怎么打磨铜碗(刚浇铸好的铜碗),“碗内壁要磨光滑,不然装食物会粘住;碗边要磨圆,别刮到手。”

砂岩磨过的铜器表面变得平整,细磨石磨过的地方则泛着亮金色的光泽。青壮们打磨铜斧时,会特意把斧刃磨得锋利,用手指轻轻一碰,就能感觉到寒意——比石斧锋利太多,砍树、劈柴肯定很轻松。

傍晚时分,第一批铜器终于全部完成:十把铜斧、五把铜锄、三个铜碗、两把铜凿。张轩把铜斧分给石长老和木长老,把铜锄分给种植区的青壮,把铜碗送给禾和阿瑶,把铜凿送给木工坊的阿木。

石长老拿着铜斧,走到一棵硬木前,用力一砍——“咔嚓”一声,硬木的枝干断成两截,斧刃却一点没卷。他激动地说:“太好了!这铜斧比石斧耐用十倍!以后建房子、砍树再也不用总换工具了!”

种植区的青壮拿着铜锄,在地里试了试——一锄下去,土被翻得又松又深,比石锄轻松太多。“有了铜锄,春耕能快一倍!”青壮们欢呼着,在地里挥舞着铜锄,干劲十足。

青羽看着大家手里的铜器,有点羡慕,张轩笑着从怀里拿出一个小小的铜制石子——是刚才趁大家不注意,用剩下的铜液浇铸的,还打磨得光滑。“给你的。”张轩把小铜石子递给青羽,“这是你的小铜石子,以后不用玩普通的石子了。”

青羽接过小铜石子,开心得跳了起来,紧紧攥在手里,生怕弄丢了。鹿溪看着她的样子,笑着说:“以后我们能铸更多铜器,给每个族人都做一件铜制的小物件。”

夕阳西下,冶炼区的烟火渐渐散去,第一批铜器被族人们小心翼翼地捧回住处,整个部落都沉浸在喜悦中。张轩站在炼铜炉前,看着远处的种植区和驯养区,心里满是期待——有了铜器工具,部落的耕种、建房、狩猎效率会大大提升,联盟的实力会越来越强,以后还能铸出铜制的武器、容器,让族人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夜幕降临,石楼的灯火亮了起来。禾用新铸的铜碗盛了一碗野菜鱼汤,递给张轩:“用铜碗盛汤,好像更鲜了。”张轩接过铜碗,喝了一口,汤的鲜味里带着淡淡的金属清香,确实比陶碗更有味道。

鹿溪和阿瑶坐在旁边,讨论着下次要铸的铜器:“下次铸些铜鱼钩,河泽长老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