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春临联盟忙拓土,铁规驭奴筑新城

解冻的河水撞碎冰碴,顺着河谷蜿蜒流淌,岸边的柳梢抽出嫩黄的新芽,风里裹着湿润的泥土气息——春天转眼就漫过了联盟的木栅栏,将冻土焐得松软,也点燃了族人们的劳作热情。天刚蒙蒙亮,新城区的工地上已响起铁器撞击的脆响,农业区的田埂上满是忙碌的身影,连临时搭建的奴隶营外,都传来了监工的呵斥与皮鞭抽打的脆响,整个联盟像一架上了油的木犁,在春光里有条不紊地运转。

张轩披着薄兽皮袄,站在城堡的了望塔上,目光扫过下方的营地。不再像去年冬天那样日日穿梭于各坊,如今八位长老各司其职,他只需偶尔巡查,提点关键处。了望塔下,木长老正带着农业部的族人丈量新规划的耕地,细麻绳上用墨汁划着均匀的刻度,每拉一次,就有族人用木楔在地上做标记,奴隶们则弓着腰,用石犁翻着刚解冻的土地,铁犁头划过泥土的声音隐约传来。

“神尊,木长老他们已经丈量出三百亩新耕地了,”身后的侍卫低声禀报,“石长老那边,新城的城墙地基已经砌到三尺高,水车的木架也搭起来了。”

张轩点头,转身走下了望塔。他没有直接去工地,而是先往农业区走去。田埂上,木长老正蹲在地上,用手指捻起一把泥土,凑到鼻尖闻了闻——新拓的土地在河边,土壤湿润肥沃,正是种大豆和汉麻的好地方。看到张轩过来,他连忙起身,手里还攥着那根带刻度的麻绳:“神尊,您来得正好!这麻绳刻度太好用了,以前量地靠脚步,差得远,现在一尺一寸都准!”

张轩看着麻绳上的墨痕,那是山牙长老的教育部按他的要求画的,一尺长为一段,清晰分明:“春耕要赶在谷雨前,新耕地分两批种,先种大豆,再种汉麻,水渠要跟着耕地走,别等天旱了再挖。”

“放心!”木长老指着不远处的水渠工地,“水渠已经挖了半里地,石长老派了五十个三等奴隶过来挖渠,一等奴隶阿铁盯着,进度快得很!”

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水渠工地里满是奴隶的身影。最前面的三等奴隶赤着脚踩在泥里,用石铲吃力地挖着泥土,额头上的汗珠砸进泥里,溅起细小的水花;旁边的二等奴隶则负责把挖出来的泥土搬到田埂上,动作稍缓却不敢停歇;田埂上站着个身材高大的汉子,手里握着皮鞭,正是一等奴隶阿铁——他原是黑莽部的小头目,投降后因懂些管理,被提拔为一等奴隶,此刻正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干活的奴隶,见有个三等奴隶直起身喘气,扬手就是一鞭,呵斥声刺耳:“磨蹭什么!天黑前挖不完这段,别想吃饭!”

那奴隶疼得龇牙咧嘴,连忙弯下腰继续挖,不敢再停歇。张轩皱了皱眉,却没说话——奴隶本就不按联盟律法管,按等级驭使是眼下最高效的方式,春耕误不得。

“阿铁监督得严,奴隶们不敢偷懒,水渠估计十天就能通到新耕地。”木长老笑着道,语气里满是满意,“风长老那边也说了,等水渠通了,就派饲养部的人用黄牛拉水车,灌溉就不用愁了。”

张轩嗯了一声,目光落在水渠尽头的水车工地。那里已经搭起了四丈高的木架,青铜轴被锻造坊的族人抬着往架上装,建设长老石正站在木架下,指挥着族人固定木辐条。看到张轩过来,石长老快步迎上去,手里拿着一张画着水车的草纸:“神尊,您看这水车的辐条,按您说的加了青铜箍,应该结实得很!等装好后,河水冲转水车,就能把水引到水渠里,灌溉几百亩地都没问题。”

张轩抬头看了看木架,青铜轴泛着冷光,木辐条粗细均匀:“轴和木架的连接处要加些润滑油,用兽油熬煮一下,减少磨损。还有,水车旁边要建个闸门,水多了能挡,水少了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