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自制的“土水泥”和精心挑选的石块,稳稳地垒砌着炕基,内部预留的烟道走向清晰规整。
张月则忙着将平整的石板抬过来,并和了干稻草和泥在铺设炕面。
许父把去年囤的干稻草拖出来,
这些稻草在储藏室里阴干了大半年,秆子金黄挺直。
他坐在板凳上,用破布裹住手掌,握住一把稻草,来回捋了几遍。
稻草选的都是粗细均匀的。
许母在一旁用温水泡软,湿润的稻草皮变得柔韧。
她取过三根处理好的,手指翻飞,眨眼间就编出一个紧密的三角形起头。
老两口配合默契。
许父负责理料、选料,把粗细一致的稻草分成一束束。
许母坐在他对面,双腿自然分开,把起好头的席子夹在膝间固定,双手左右开弓。
她的手法快得让人眼花缭乱,随着许母的手起手落,席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延长。
待到席子编到合适长度,许母收完最后一道边,用镰刀修齐边缘。
许父接过来,用光滑的鹅卵石把整个席面细细打磨了一遍,磨掉所有毛刺。
许阳搬来一个旧铁桶:
“振振,和点稠水泥,把这桶里面给我仔细糊厚实了,特别是底和缝,一点铁皮都不能露!”
他自己则翻找出一个小型电机和扇叶,仔细地在金属表面刷上厚厚的耐高温水泥浆做保护。
“爸,您看这样成不?”
许阳将处理好的铁桶两端切开,做成烟囱管,又把那带着防护涂层的风扇稳稳地固定在管子中间,递过去给张父看。
张父接过这奇特的“复合烟囱”,掂量了一下,又仔细看了看接口和那小小的风扇,眼中露出赞许:
“嗯,这法子稳妥,不怕它倒风呛着人。”
接下来是精细的组装。
爷仨合力,将烟囱管下端牢牢对接在炕体的排烟口,上端紧紧嵌入新开凿的岩壁通道。
许阳用水泥砂浆像抹腻子一样,将每一个接缝处都反复涂抹、压实,确保密不透风。
这样通电以后,有了这个风扇,就不用担心外面的雾气倒灌进来。
最后再在洞外的出口处细心地罩上一层铁丝网。
一个完美的烟道就铺设完成了。
这样通电后,风扇就能形成强劲抽力,确保烟气绝不倒灌。
最后再在出口罩上铁丝网防虫。
“通电试试!”
许阳深吸一口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