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石油的滋味

叙利亚,代尔祖尔省北部,“黑井”油田。

硝烟与血腥味尚未完全被风沙带走,但一种新的、更加实际且诱人的气味已经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弥漫——那是未经提炼的、浓烈而原始的原油气息。随着ISIS袭击者被如同垃圾般清理干净,油田周边区域获得了短暂的、由“暗影”的武力所保障的宁静。拉希德深知机不可失,几乎在战斗结束的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催促着恢复生产。

那台硕果仅存、依旧在吱嘎作响的磕头机,仿佛一个苟延残喘的老人,被技术人员(拉希德手下仅有的几个懂点皮毛的人)加紧维护和润滑。生锈的阀门被艰难地拧开,黑色的、粘稠的液体顺着破损的管道,缓慢地流入一个相对完好的储油罐中。产量低得可怜,每天大概只能产出几吨品质粗劣的重质原油,但对于拉希德和“暗影”而言,这流淌的不是石油,而是维系合作、证明价值的黑色血液。

然而,将这些“黑金”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财富和物资,是比守护油田更加复杂和危险的环节。在叙利亚这个被封锁和制裁的国家,正规的石油贸易渠道早已断绝,任何大规模的原油流动都会引来不必要的关注,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这条变现之路,必须隐藏在阴影之下,依靠遍布中东的、见不得光的黑市网络。

苏菲的舞台:金融幽灵的舞步

远东基地的网络作战中心内,专门开辟给苏菲·林的金融操作区域,此刻正闪烁着与战场情报截然不同的数据流。屏幕上显示的不再是卫星地图或通讯拦截记录,而是错综复杂的全球公司股权结构图、加密的银行账户流水、以及各种大宗商品交易的暗网平台界面。

苏菲接到了来自陈默,经由素察转达的指令:为“黑井”油田的首批原油寻找安全可靠的买家,并建立一条隐秘的支付和物资输送渠道。

她没有丝毫迟疑,立刻投入工作。她就像一位在数字迷宫中穿梭的幽灵舞者,步伐精准而优雅,却又带着致命的危险性。

寻找买家: 她没有直接接触那些声名狼藉的、容易被国际刑警盯上的大型走私商。而是通过几个信誉良好(在黑市意义上)的中间人,将信息传递到了土耳其东南部和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那里的某些商人,与地方势力关系盘根错节,有能力消化小批量的“争议原油”,并将其混入合法的(或半合法的)石油产品中销往更广阔的市场。苏菲筛选出了一个库尔德背景的商人和一个与土耳其边境官员关系密切的亚述裔商人作为潜在交易对象。

谈判与定价: 通过加密的、一次性的通讯渠道,苏菲与对方展开了拉锯战。她不能暴露“暗影”的存在,只声称代表“叙利亚东部某个独立的地方管理委员会”。她利用其对国际油价和地区风险的精准把握,巧妙地周旋,最终与那个库尔德商人达成了协议:以远低于国际市场、但考虑到风险和运输成本后依然有利可图的价格,收购这批原油。支付方式为30%的比特币,70%的美元现金(通过特定的地下钱庄渠道交付)。

物流安排: 运输是整个链条中最脆弱的一环。苏菲没有动用“暗影”自身的物流网络(那太显眼),而是指示拉希德,利用他控制的本地走私路线,雇佣信得过的、熟悉边境情况的司机和车辆。这些车辆会被伪装成运输农产品或废弃金属的普通卡车,在特定的夜晚,通过被贿赂的边境检查站,将原油运往位于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的一个指定仓库。整个过程,“暗影”不直接参与运输,只通过素察的监控和“毒蛇”在源头的保障,来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