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越看越心惊,抬头看向林卫东的眼神彻底变了,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讶和探究:“这真是你设计的?凭现在的条件?”
这份设计的巧妙和实用性,远超他的预期!绝非普通工程师能随手拿出来的!这个林卫东,到底还藏着多少秘密?
林卫东故作高深地笑了笑,带着一丝技术人员的倨傲和落魄者的自嘲:“吃饭的手艺,总不能全丢了。要不是惹了不该惹的人,这点东西,我还舍不得拿出来换路费呢。”
周永泉深吸一口气,缓缓放下图纸,脸上的笑容变得真诚了许多(至少表面如此):“陈工果然是真佛!这可不是小玩意儿,这是真宝贝!凭这个,足够让疤爷见你一面了!”
他小心地将图纸收好,仿佛那是什么稀世珍宝。
第一步试探,似乎顺利通过。
但林卫东不敢有丝毫放松。周永泉的演技太好了,他根本分不清这惊叹有多少是真实的,有多少是表演。
“疤爷什么时候能见我?”林卫东追问。
“疤爷行踪不定,我得先把东西递上去。”周永泉道,“你先在附近找个地方住下,等我消息。记住,不要乱跑,这边境地带鱼龙混杂,不太平。尤其要小心……穿着制服的人。”他意味深长地补充了一句。
穿着制服的人?是指警察边防?还是另有所指?“鹰眼”小组?
林卫东点了点头:“好,我等你消息。怎么联系?”
周永泉报了一个大哥大的号码:“打这个号,就说找‘老猫’。”
老猫?又一个代号。
事情谈完,周永泉似乎放松下来,又开始闲聊般问道:“对了,陈工以后有什么打算?就打算把这技术卖了换笔路费一走了之?有点可惜了啊。以你的本事,要是能留下来帮疤爷做事,前途无量啊。”
他开始套话,试探林卫东的长期意图。
林卫东叹了口气,演技十足:“走一步看一步吧。先过了眼前这关再说。国内是待不下去了,能去对面(缅甸)或者更远的地方找个安生立命的地方就不错了。帮疤爷做事?呵呵,我现在可是烫手山芋,疤爷敢收吗?”
他表现出一种只想自保、并无大志的态度。
周永泉笑了笑,没再继续这个话题,又闲聊了几句无关紧要的,便起身告辞:“我还有点事,先走一步。茶钱我已经付了。陈工,保持联系。”
他拿起装有图纸的包,意味深长地看了林卫东一眼,转身离开了包间。
林卫东独自坐在茶香袅袅的包间里,后背却早已被冷汗浸湿。
与周永泉的这次会面,信息量巨大,但也迷雾重重。
周永泉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谜团。他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
他看似通过了技术验证,但“刀疤”是否真的会见他?还是另一个圈套?
周永泉最后那句“小心穿着制服的人”,是善意的警告?还是刻意的误导,想让他怀疑“鹰眼”小组?
还有那条“小心宋主任”的警告……
所有的线索都纠缠在一起,乱成一团麻。
他不能完全相信周永泉,也不能完全依赖“鹰眼”。他必须有自己的判断和行动。
他决定,不能干等。必须在周永泉和“鹰眼”之外,自己尝试收集关于“刀疤”的情报。
他离开茶馆,在熙攘的姐告贸易区看似随意地闲逛起来。他的目光扫过那些挂着各种贸易公司招牌的门面,留意着那些看起来在做电子元器件、五金配件甚至废旧金属生意的店铺。这些地方,往往是灰色交易的信息集散地。
他走进几家较大的店铺,用“陈明”的身份,佯装要采购一些特殊的电子元件和工具,并有意无意地透露出自己对某些“老旧军规件”的兴趣。
大多数店主只是摇头,表示没有货或者听不懂。但在一家看似不起眼、主要经营二手无线电设备的店铺里,那个戴着老花镜、正在修理一台旧电台的老师傅,在听到林卫东报出的几个特定元件型号后,抬起了头,透过厚厚的镜片打量了他几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