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名贵的字画,也没有古董珍玩。
有的只是四面墙壁,那顶天立地的巨大书架,以及上面那浩如烟海的……卷宗。
一名身穿从二品绯红官袍,气质儒雅,面容却因常年劳碌而带着几分疲惫的中年官员,正站在书架前,翻阅着一份关于“秋季粮税”的奏报。
他,便是北安州州牧,林如海。
“学生苏文渊(草民唐万金),拜见州牧大人。”
苏文渊与唐万金,同时躬身行礼。
林如海缓缓地放下手中的卷宗,转过身来。
他的目光没有先看富甲一方的唐万金,而是第一时间落在了那个,身形略显单薄的青衫少年身上。
眼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欣赏与……好奇。
“不必多礼,都坐吧。”
他的声音温和而又充满了力量。
“苏文渊……”林如海看着他,开门见山地说道,“今日你在文庙广场,讲的那个‘猴子’的故事,本官也听说了。”
“很精彩。”
他给出了两个字的评价。
“多谢大人谬赞。”苏文渊不卑不亢地答道。
“不过,”林如海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本官更好奇的是,你这个故事究竟是想讲给谁听?”
“是那些对现实不满的寒门士子?”
“还是那些对规矩不满的市井百姓?”
“亦或是那位同样在听着这个故事的郑家大儒?”
这个问题,极其的尖锐!
稍有不慎便会落入“煽动民心,非议大儒”的罪名之中!
苏文渊知道,这是州牧大人对他的……第一次考验。
他抬起头,坦然地迎向了林如海那深邃的目光。
“回大人。”
“这个故事,学生是讲给……猴子听的。”
“哦?”林如海的眼中,闪过一丝更有趣的神色。
苏文渊缓缓说道:“这世间有无数的生灵。有的生来便是雄鹰,可翱翔九天;有的生来便是真龙,可遨游四海。”
“但更多的是那些生来就被一条无形的链子,锁在‘花果山’上的……猴子。”
“这条链子或许是出身。”
“或许是规矩。”
“又或许是他们自己心中,那份认命的怯懦。”
“他们渴望着能跳出那座山,去看一看山外面的世界。却又畏惧着那未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