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秦易与黛玉的情感在精神层面悄然靠近之时。

被秦易动用关系秘密安置在京郊别院的晴雯。

经心腹看守与名医数月调养,耗费诸多珍稀药材后。

那场险些致命的重症风寒终于痊愈,身子渐渐恢复往日活力与鲜艳。

这日,平儿像往常一样,向秦易回禀完府中一应庶务后,特意提道。

“爷,京郊别院那边传来消息,晴雯姑娘的身子已大好,风寒尽去,气血也充盈了许多。您看……接下来该如何安置为宜?”

她语气平静无波,带着一贯的沉稳与干练,但眼神中却流露出清晰的询问之意。

她自然知道秦易的性子与手段。

既花了如此大的力气将人从鬼门关拉回,又妥善安置了这么久。

其中意味,不言自明,断没有轻易放走的道理。

秦易放下手中把玩的一枚和田玉镇纸,脑海中浮现出那个眉眼似黛玉、性情却如火般炽烈的丫头。

当初见她病骨支离、奄奄一息却依旧难掩那份倔强与灵秀,出手收留。

一是念其被王夫人污蔑、无辜被逐出贾府的可怜境遇。

二是心底也确实欣赏其身上那股不同于寻常丫鬟的鲜活生命力与不肯屈服的傲骨。

如今病已痊愈,自然不能再让她流落在外。

或是回到那尔虞我诈、视她如草芥的贾府。

“接她回府吧。”

秦易语气平淡,听不出太多情绪,却带着一锤定音、不容置疑的决定。

“在府里给她寻一处清静些、景致也看得过眼的院子,我记得西边有一处临水的‘绮霞阁’还算雅致,就那里吧。”

“一应份例用度,按……按姨娘的规矩预备,伺候的丫鬟婆子也挑些稳妥老实的配齐了,让管事嬷嬷按制安排。”

平儿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并无丝毫嫉妒或不悦,只是沉稳地点点头。

“是,爷。我明白了,这就去安排,定会办得妥帖。”

她早已预料到这一天,以晴雯那出众的品貌、独特的性情。

又得爷亲眼看中、亲自安排救治,接入府中是迟早的事。

作为如今实际掌管国公府内宅的姨娘。

她的首要之责,便是打理好后院诸事,让爷在外无后顾之忧,在内能得舒心。

于是,病愈的晴雯被一辆不起眼的青帷小车,悄无声息地接回了气象愈发威严的镇国公府。

再次踏入这雕梁画栋、仆从如云的高门大户,她的心境已与昔日在那“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贾府时截然不同。

那时,她是贾母身边得意的一等大丫鬟。

虽身份仍是奴婢,却因得宠而活得张扬肆意,心气比天还高。

如今,却是以一种尴尬不明、前途未卜的身份归来,如同无根的浮萍,寄人篱下。

她穿着平儿为她准备的簇新衣裳,料子是上好的软缎。

颜色是娇嫩的水红,款式新颖别致。

既不是低等丫鬟的粗布衣衫,也非有头脸管事姑娘的打扮,更非正经主子娘娘的规格。

站在精致却陌生的绮霞阁庭院中,看着往来仆役们投射过来的好奇、探究、打量乃至几分敬畏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