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接过紫鹃盛好的莹白如玉的瓷碗,用小银勺轻轻搅动。
舀起一勺送入口中,清甜滋润,带着淡淡的药香,喉间的干痒确实舒缓了不少。
“多谢姐姐费心,也……多谢公爷挂心。”
她低声道,目光落在碗中澄净的汤羹上,睫毛微微颤动。
平儿看着她尖俏的下巴和微染红晕的眼圈,心中满是怜惜,柔声劝道。
“姑娘的心思重,我们都略知一二。只是这世上,除了生死,其实都是小事。姑娘这般冰雪聪明,玲珑心肝,何必为些不相干的人、不值当的事,反复磋磨,苦了自己?我们爷闲暇时也曾感叹,说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总要学着向前看,为自己,也为那些真心实意待自己的人,好好珍重,好好活着。”
黛玉闻言,握着勺子的手微微一颤,不由得抬眸看向平儿。
这番话,与宝玉那种一味的温言软语、小心赔罪不同,带着一种历经世事的通透和一股支撑人站稳的力量。
她想起秦易那日在潇湘馆中说的“有所能,便当有所为,有所担”。
又想到平儿出身并不高,如今却在国公府将偌大家业打理得井井有条。
那份从容干练的气度,再对比自己整日困于儿女情长、愁绪满怀之中。
不禁生出几分自惭形秽之感,同时也隐隐有了一丝向往。
“姐姐说的是。”
黛玉沉默片刻,低声应道,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有反思,有触动,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振奋。
平儿又坐着陪她说了会儿闲话,提及香菱研究新点心闹的笑话,或是府里花园新开的菊花。
语气轻松活泼,见黛玉眉宇间的郁气似乎散了些,精神也好了些,方才放心告辞离去。
送走平儿,黛玉独自坐在窗边,看着那盅还剩些许的温润羹汤,心中百感交集。
秦易和平儿,像是一道从纷扰窒息的外界透进来的清冽光芒,让她在贾府这日渐沉沦、令人压抑的氛围中,看到了一种不同的活法,一种更为开阔、更有力量的姿态。
与此同时,国公府内,一场不大不小的波澜正在绮霞轩内涌动。
晴雯连日来的食欲不振、精神恹恹,终于引起了平儿的注意,请了府内信得过的老供奉诊脉。
一番仔细诊察后,老供奉捻须微笑,起身向闻讯赶来的秦易和平儿拱手道喜。
晴雯已有了近两个月的身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