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自然是平儿的手笔,她巧妙地利用了人们对权贵天生的不信任感、对英雄的崇敬心理以及对黑暗内幕的好奇。

这套组合舆论攻势发挥得淋漓尽致,精准地拨动了京城百姓心中那根最敏感的弦。

效果是立竿见影且异常显着的。

市井百姓们茶余饭后谈起战功赫赫、却遭此横祸的镇国王秦易,无不翘起大拇指,赞一声“国之柱石”。

对其妻儿遭遇的刺杀更是同情不已,愤愤不平。

而提起忠顺亲王、贾赦等旧勋权贵,则纷纷面露鄙夷,唾骂其为“国之蛀虫”、“祸国殃民的豺狼”。

这种悄然发生的民意转向,无形中汇聚成一股巨大的、沉默的压力,弥漫在神京的每一个角落。

都察院中,一些本就对旧勋集团所作所为深感不满、秉持风骨的御史言官。

此刻在清流领袖林如海的暗中授意与推动下,开始摩拳擦掌,搜集证据,准备在合适的时机,发出雷霆一击。

许多原本保持中立、持观望态度的官员,感受到这股强大的舆论风向,也开始在心中重新审视站队问题,权衡利弊。

一时间,镇国王秦易不仅在军事上展现出强大的实力。

在道义和民心的争夺战中,似乎也已然占据了绝对的上风,其声望如日中天。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忠顺王府内那几乎令人窒息的低气压。

“查!给本王去查!到底是哪些刁民在散布谣言!是哪些混账在背后指使!抓到一个,给本王就地正法!杀一儆百!”

忠顺亲王暴跳如雷,额头上青筋凸起。

猛地将手中把玩的一对价值连城的翡翠镇纸狠狠摔在地上,顿时玉屑四溅。

然而,流言如同流水,无孔不入,如何能禁绝?

他越是气急败坏地动用府中护卫和关系进行弹压。

抓捕了几个传播童谣的孩童和议论的百姓。

反而更加坐实了其“心虚”、“残暴”的罪名。

使得民怨如同被压制的弹簧,反弹得更加猛烈。

贾赦更是吓得直接称病,连早朝都托辞不去,蜷缩在荣国府内,惶惶不可终日。

往日里门庭若市、巴结奉承的官员们此刻纷纷避之唯恐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