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来找我,不只是看我,还想问细威的事吧。”
李文航并不意外,平静道:“自从我接手社团,细威一直帮我。他突然走了,我心里不太踏实。”
三叔伯沉默片刻,缓缓道:“他去高丽,是接人。”
“接人?”李文航一怔,“谁?”
“我儿子。”
短短三字,让李文航愣住了。
细威远走高丽,竟是为了接三叔伯的儿子?
可他从未听说三叔伯有儿子?
察觉他的疑惑,三叔伯点了支烟,低声解释:
“你不知道也正常,我们这些叔父辈,一直瞒着你。”
李文航失笑:“三叔伯,你有儿子是好事,何必瞒我?”
“如果没事,我当然不会瞒你。只是我那儿子……”
三叔伯犹豫再三,终于咬牙道:
“当年你离港读书时,他曾想抢你的位置。你父亲给我面子,没让人动他,只让我自己处理。我没别的办法,只能送他去高丽避风头。”
说完,他悄悄观察李文航的神色,声音更低了些:
“航仔,这事我一直内疚,所以自你回来,我一直支持你。现在社团够大了,我也不再过问,只想接他回来。我的身体自己清楚,撑不了多久……最后这几年,只想他陪陪我。”
他的声音渐弱,带着几分恳求。
时过境迁,和义安已换了新血。如今的李文航并不担心三叔伯的儿子会掀起风浪,更不会允许他再插手社团事务。
就当是成全三叔伯最后的心愿吧。
李文航轻叹一声,拍了拍三叔伯的手背。
“好,我明白了。等细威接他回来,就让他好好陪您。”
“谢谢你,航仔……谢谢你。”
茶餐厅二楼,一向神色冷硬的三叔伯长长舒出一口气,眼中泛起浑浊的老泪。
“航哥,账目已经统计好了,请您过目。”
月底,屏山别墅。
洪兴与分部激战正酣,但李文航早定下隔岸观火之策,以油麻地为界,和义安所控的新界仍维持平静。社团例会如期召开。
会议室中,坐馆椅已增至七把。除原有六人外,新添的一把正式归于阿夜,象征他接手屯门,成为和义安第七位坐馆。
交数统计完毕,林耀东将账本递向李文航。
不插手洪兴与分部之争的策略,成效已然显现。仅一月低调发展,和义安实力再度壮大,账面数字便是明证。
榜首仍属元朗的靓妖隗。不计威尔刚分账,仅旺角新铺与元朗日常收益,单月交数已近300万。
紧随其后的是油麻地骆天虹。油尖旺果真是风云地。虽接手庙街仅一月,交数已达260万,而油麻地潜力显然不止于此。
其余各区交数如下:天水围奸人昌220万,荃湾猪仔武170万,大浦华强130万,上水韦吉祥80万。
除屯门阿夜首月免交,六区合计交数已超11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