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遗谋退兵

司马老贼 土玄 1135 字 3天前

五丈原蜀军大营里,诸葛亮寝帐中的药味已经持续了半月有余。

医官第三次为诸葛亮诊脉后,悄悄对侍立一旁的姜维和杨仪摇头:“丞相脉象浮细而数,这是心血耗竭之兆。加上赵将军新丧,悲恸伤肺,非静养不可。”

帐幔后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声,诸葛亮虚弱地撑起身子。姜维连忙上前扶住,只见丞相原本清癯的面容此刻蜡黄如纸,眼窝深陷,连握笔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伯约,让众将...来见我。”诸葛亮的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清。

片刻后,姜维、杨仪、魏延、王平、马岱等将领肃立榻前。参军谯周也奉命前来,手中还捧着几卷来自成都的文书。

“诸位,”诸葛亮强打精神,目光扫过众人,“我军与司马懿相持已近四月,诸位以为当下局势如何?”

魏延第一个出列:“丞相,末将以为此时正当决战!司马懿龟缩不出,正是我军破敌良机。请给末将三万精兵,必能踏平魏营!”

“文长将军勇武可嘉,”杨仪皱眉道,“但粮草转运日益艰难。李严都督昨日来书,说蜀道转运损耗已达三成,若再相持,恐难以为继。”

谯周适时补充:“近日成都确有流言,谓北伐劳民伤财。且天象示警,荧惑守心,恐非吉兆......”

“荒谬!”魏延怒道,“岂能因几句流言就退兵?”

一直沉默的王平开口道:“丞相病体未愈,赵将军新丧,军心确实需要时间安抚。末将以为...不如暂退。”

帐内顿时分成两派争论不休。诸葛亮静静听着,直到又一阵咳嗽打断争论。

“够了。”他缓缓抬手,众人立即安静下来,“北伐非一朝一夕之功。今司马懿欲老我师,国帑空虚,大将新丧,亮又疾病缠身......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我。”

他目光转向姜维:“伯约,你以为如何?”

姜维沉吟片刻:“丞相明鉴。司马懿深沟高垒,意在持久。我军若强行滞留,恐有覆败之危。”

诸葛亮微微颔首,终于下定决断:“传令,准备退兵。”

魏延还要争辩,被诸葛亮用眼神制止。

待众将散去,诸葛亮单独留下姜维和杨仪。

“此次退兵,最忌混乱。”诸葛亮在榻上铺开地图,“威公(杨仪字),由你统筹撤军。老弱、伤兵、辎重先行,每日按计划增灶,以惑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