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战一日一夜,蛮盟主力被歼四万,瀚北蛮部首领被周壮一枪刺穿胸膛,剩余残部仓皇北逃。联军收复燕云郡与镇北关,解救了被俘的百姓与士兵。当乔郓走进燕云郡时,幸存的百姓纷纷跪倒在地,哭喊着“谢陛下救命之恩”,有的还将家中仅存的粮食、衣物送给联军,表达感激。
战后,乔郓没有下令追击,而是让联军原地休整,安抚百姓,重建边境堡垒。他深知,彻底消灭蛮盟不现实,北境的安宁需要“军事威慑+贸易安抚”双管齐下。
五、战后革新,巩固北境,完善共治
北境战事暂歇,乔郓在镇北关召开“战后复盘大会”,邀请五域议事院代表、联军将领、地方官员、百姓代表共同参与,直面战争中暴露的问题:
- 制度层面:战时决策流程虽已简化,但仍存在信息传递滞后的问题;地方与中枢的军事协同仍需加强;
- 军事层面:五域兵种协同不够熟练,部分将领缺乏联合作战经验;北境堡垒防御设施老化,难以抵御大规模进攻;
- 民生层面:边境百姓缺乏有效的战时避难机制,战后重建资金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乔郓推出“北境稳固三大革新”:
1. 设立“北境都护府”:由五域将领共同担任都护,统管北境军事防御,平时保持三万联军常驻,战时可快速动员五域兵力,都护府的决策需向议事院报备,接受监察署监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 推行“北境互市计划”:在镇北关、燕云郡设立跨域互市,与漠西、林北等部落开展贸易,用五域的丝绸、瓷器、粮食换取他们的皮毛、马匹,同时在互市周边设立“教化点”,传播天枢的文化与制度,以贸易与文化软化外部威胁;
3. 建立“边境民生保障体系”:在北境各郡修建避难堡垒,储备应急粮草与药品;设立“边境移民补贴”,鼓励五域百姓向边境迁徙,开垦荒地,同时授予移民“参军优待”,战时可优先加入联军,战后减免赋税。
小豆子和阿古拉因在战争中传递情报、预警有功,被乔郓授予“北境护国小功臣”的称号,他们的羊毛账本被收藏在北境都护府,成为记录北境战事与革新的珍贵史料。
夜幕渐浓,镇北关的篝火熊熊燃烧,联军将士与百姓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庆祝胜利。乔郓站在重建的镇北关城楼上,望着北境的星空,系统面板弹出提示:【北境危机化解,五域协同作战能力大幅提升,共治体制经战争考验更加完善,皇基稳固度98%。剩余2%:彻底解决北境蛮盟残余威胁、实现北境长期安宁,需长期努力】。
他知道,这场战争是五域共治体制的“试金石”,既暴露了短板,也凝聚了人心。五域百姓在共同抵御外敌的过程中,“天枢子民”的认同更加牢固;五域议事院与战时中枢的协同,也为未来应对大规模危机提供了经验。但北境的威胁并未彻底消除,瀚北蛮部的残余仍在边境游荡,其他外部势力也可能趁机作乱,称帝之路依旧充满挑战。
周壮走过来,递给乔郓一碗温热的奶茶:“陛下,北境已稳,蛮盟残余不足为惧。现在五域同心,军民一心,您的帝基已坚如磐石!”
乔郓喝了一口奶茶,温热的滋味在舌尖蔓延,目光坚定:“帝基不是靠战争打出来的,而是靠百姓的信任、制度的完善、五域的同心。北境的安宁,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守护;天枢的共治,需要不断在危机中革新完善。朕的称帝之路,从来不是终点,而是守护五域安宁、实现长治久安的起点。”
北境的风依旧寒冷,但镇北关的篝火与百姓的欢声笑语,却让这片土地充满了温暖与希望。天枢大帝的治理之路,在经历了外部战争的洗礼后,愈发坚定与成熟。五域的传奇,在“战与和”“集权与分权”的平衡中,继续书写着“国泰民安”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