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
“我们的观测侦查技术大概落后对方几万年的代差,对方的隐身技术甚至强大到可以当着我们的面消失,如果对方真的暗中做了什么,我们只有当对方做完了才有可能察觉。”
副官也很无奈,星海帝国的技术对于UNSC来说宛若天神,别说追踪了,致远星轨道防御阵地的观测人员每天光是对着那堆根本看不明白的杂波做分析就已经燃尽了。
“唉...”
看了看还在没完没了开会的UEG会议大厅,罗兰一脸的愁苦,这种煎熬的等待太折磨人了。
不过司夜其实也没有做什么,也就是用探针寻找了一个有中子星的星系,派了一小只分舰队就带着工程船去修建擎天堡和可能需要修建的量子弹弓与矩阵哨兵,毕竟从这天的探查看来,星盟的足迹遍布整个银河,有可能需要一些高效的追猎手段。
至于驻留在致远星区域的第十一舰队主力,完全是在保护科研船勘察致远星上的先行者遗迹。
这其中还出了个插曲,那就是先行者遗迹只认光环世界被它们注入过权限基因,由古人类退化而来人类,星海帝国的人类怎么接触遗迹都没有反应。
这种被外星人开除人籍的情况让司夜有些哭笑不得,好在开启遗迹还可以靠力大砖飞,毕竟先行者遗迹科技水平再高,也依旧是,而只要是就有被破解拆除的可能。
纳米侵蚀、虚拟解算等高端技术齐上,哪怕没有光环世界人类协助,司夜依旧还是用相对平和安静的方式打开了先行者遗迹的大门,并从中拿到了先行者使用的晶体嵌入式断层跃迁引擎,以及有关先驱星路的一部分信息。
先行者的断点跃迁引擎技术更加高明,产生的余波更小,断层制造速度更快更平滑,司夜琢磨了两眼后就扔给科学院研究去了。
至于先驱的星路,这是一种相当霸道的河系级超光速移动手段,其基底类似于战锤40k的网道,但要更加的直接。
通过在星系之间铺设能够致使空间膨胀的路径,借助星路移动的舰船最多可以瞬息跨越十六万光年的距离,但这种移动方式也会导致周遭的时空膨胀加剧,阻力增大,必须花费时间让其慢慢平复。
虽然有些小问题,但星路沉寂银河亿年都没有半点磨损,显然是结实耐用的好东西,属于放到黄皮子面前能把他直接馋哭了的程度,还是值得星海帝国深入研究一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