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擒龙妙计定边关 索金要质震朝堂

医念关山 飘絮若羽 1674 字 4天前

其二,梧国需派遣一位皇子前往安国都城,作为人质,以确保梧国履行诺言,永不犯边。

这两个条件,如同一对冰冷的铁钳,死死扼住了梧国的咽喉。十万两黄金,几乎是梧国国库数年的收入,一旦支付,国力必将大损,民生凋敝。而派遣皇子为质,更是奇耻大辱,意味着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梧国都将受制于安,国格沦丧。

梧国金殿之上,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龙椅上空悬,更添几分悲凉与混乱。以丹阳王为首的主战派,认为此等条件丧权辱国,宁可举全国之力与安国血战到底,也绝不能接受。他慷慨陈词,言及先帝创业之艰,国体之重,声音激昂,引得部分武将热血沸腾,纷纷请战。

“陛下尚在安国手中,我等若轻启战端,岂不是置陛下于死地?”一位老臣颤巍巍地出列,代表着主和派的忧虑,“且我国新败,士气低落,国库空虚,如何再经得起一场大战?若战端再起,一旦有失,恐有亡国之祸啊!为今之计,不如暂忍一时之辱,应下条件,迎回陛下,再图后计。”

“图后计?说得轻巧!”丹阳王怒目而视,“十万两黄金,我大梧百姓多少年才能攒下?送去一个皇子,我大梧颜面何存?今日割肉饲虎,他日虎必噬人!安国贪得无厌,今日要黄金皇子,明日就可能要割地千里!此例一开,国将不国!”

双方争执不下,朝堂乱成一锅粥。每一个决策都关乎国运,关乎皇帝的生死,也关乎在场每一个人背后的势力格局。现任梧帝没有皇子,安阳王是目前皇室唯一的男丁,若此时送质,几乎等同于将现在和未来的皇位继承人选拱手送入敌国掌控,其间凶险,不言而喻。而安阳王的子嗣,谁又该是那个被推出去,承担这屈辱使命的皇子?这背后,又牵扯着多少后宫与前朝的明争暗斗?

硝烟虽暂熄于边境,但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在梧国的庙堂之上,以更为复杂和凶险的方式,猛烈地燃烧起来。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巨大的震动、彷徨、算计与恐惧。国家的命运,在这一刻,悬于一线。

---

驿馆内,安国使臣好整以暇地品着香茗,等待着梧国最终的决定。他深知,无论梧国选择战还是和,安国都已立于不败之地。战,则杨行远性命不保,梧国内乱;和,则安国获得巨额财富和长期的政治优势。这笔买卖,怎么算都是安国赢了。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长庆侯李同光,此刻正在返回安都的路上,押解着他最重要的“战利品”,等待着接受封赏,以及,开始他下一步的棋局。

梧都城内,人心惶惶,流言四起。茶楼酒肆中,无人不在议论这惊天变局。有对皇帝被俘的痛心疾首,有对安国苛刻条件的愤慨咒骂,也有对未来的深深担忧。一些嗅觉敏锐的世家大族,已开始暗中活动,为自己家族的存续寻找新的出路。

而在那深宫之中,皇后与几位的妃嫔,更是彻夜难眠,泪湿枕巾。她们既担忧远在敌国的丈夫的安危,更恐惧自己会得到怎样的下场。宫廷的阴影里,悄无声息的交易、恳求甚至诅咒,正在悄然上演。

一场边境的擒帝之役,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其引发的涟漪,正迅速扩散至两国政治、军事、经济的每一个角落,深刻地改变着无数人的命运。安梧两国的博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更加残酷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