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种子的旅程与文明的接力

聚居地的负责人奥拉夫握着陆奇的手,声音带着沙哑:“再找不到解决办法,今年的粮食就全毁了,孩子们冬天就要饿肚子了。”

小花立刻拿出检测仪,采集了小麦样本:“是条锈病,真菌孢子通过风传播的,幸好没有扩散到其他作物。”

夜枭则将多功能播种机开到田里,调试好设备:“这台机器一天能播种十亩地,咱们先把发病的小麦清理掉,再种上抗病品种。”

接下来的一周,他们和聚居地的村民们一起奋战在麦田里。陆奇和奥拉夫带领男人们清理病株,将拔掉的小麦集中焚烧,防止孢子扩散;小花和妇女们一起配制除菌剂,喷洒在田埂和周边的杂草上;夜枭则操控播种机,将抗病小麦种子播进土壤,机器后面的喷洒装置同步洒下除菌剂,一举两得。

当最后一亩地播种完成时,天空中突然出现了绚丽的极光——绿色和紫色的光带在夜空中舞动,照亮了整片麦田。村民们燃起了篝火,烤着刚捕捞的三文鱼,举着自酿的浆果酒欢呼庆祝。奥拉夫将一条用驯鹿皮制作的围巾送给陆奇:“这条围巾能抵御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以后再来北欧,就不会冻着了。”

离开北欧前,他们在聚居地的种子库里留下了五十公斤抗病小麦种子,还培训了十名村民成为“种子管理员”,负责后续的培育和推广。奥拉夫带领村民们在田埂上立了一块木牌,上面用中文和北欧语写着:“友谊之田,希望之种”。

越野车驶离极光聚居地时,晨雾还未散去,新播种的麦田在雾中若隐若现,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夜枭靠在副驾驶座上,翻看着学员们送的机械图纸:“北欧的小伙子们真聪明,居然想到用风力驱动播种机,我回去也要试试改装。”

小花则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这次的防治经验:“我们可以把抗病小麦和金叶蓝花混种,金叶蓝花的根系能抑制真菌生长,以后就能从根本上预防锈病了。”

陆奇握着方向盘,看着前方的公路——远处的森林里,几只麋鹿正悠闲地散步,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斑驳的光影。他想起在生态大会上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想起锈铁镇名叫“星尘”的孩子,想起每个聚居地田埂上的木牌和石碑。这些点点滴滴,串联起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对了,联盟说要在赤道附近建一座‘全球种子交流中心’,让各地的种子在这里集中培育、交换。”小花突然说道,“他们希望我们来负责设计种子库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