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州城东,
大路向左,直通渔阳、卢龙。
小路向右,前往那幽州楼一带。
王勃坐着枣红马,有一搭没一搭跟杨炯聊着,一路缓缓而上。
越是了解杨炯,王勃就越是佩服此人的务实。
在只言片语中,杨炯竟然对法学颇有研究。
对赵国法纪之事,可谓背得滚瓜烂熟。
哼哼……背下来有什么用?要会用。
“杨某认为,赵国定都幽州后,重修的赵法,堪称神来之笔。”
“由此可见,赵人里面,还是有很多厉害的法家,希望我也能进去……”
杨炯的话,王勃渐渐听得很认真,
赵法,的确有可取之处。
其中,凡死前喊冤者,行刑必须停止,
打回郡级衙门重审。一切案卷,必须皇帝过目后,才能执行。
这一点,王勃就很认同。
还有更厉害的,
各郡各地,都有巡街御史。
但凡有冤屈之人,可当街拦路,
案件最低由郡一级处理。若是情节严重,便可改为京案。
幽州城外,
跨马而走,
王勃认为,有冤得审,乃为天道!
赵国这些法度,不单单是底层庶民,多一条活路的问题。
而是在这种环境下,上层垄断势力想要作恶,它的成本太高,
甚至说,还会危及自身,得不偿失。
如此情况下,便会极大的压制他们,从而缓解民间的压力。
“妙,不愧是武川卧龙,我等十不及一啊。”
狂生王勃,于枣红马上,吹着江风,难得低调了两句。
忽然,就在王勃震惊于前方幽州楼的雄伟时,
他的余光,猛然看见了一支庞大的军队。
号角嗡鸣,旗帜潇潇,
黑压压的一片,蜿蜒如蛇,淹没了赵国驰道。
王勃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支兵马,军威很重。
赵人精兵强将这么多?到处都是猛士。
驻马山坡,但见大路上,
黑色甲胄闪着幽光,槊矛如林,盾甲长刀,一路踏步而过。
黑旗金边!?
自立旗号,这是哪家人物,如此猖狂。
待走近一会,王勃看见,
大纛之下,为首的竟然一个孩子跟一个女人。
某一刻,
就在高坡上的王勃,愣愣的看见赵军母子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下方的绝美女将,似乎感应到什么,忽然抬头,也看见了王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