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极归航记

解释说,“通过分析冰芯中的气泡和尘埃,我们可

以重建历史上的气候变化模式,预测未来趋势。”

海洋生态研究也取得突破。科考队首次在南极半岛

海域发现了新的磷虾聚集区,并对其种群数量进行

了系统评估。“磷虾是南极生态系统的基石,了解

其分布和数量变化对保护整个南极食物网至关重

要。”海洋生物学家王海澜表示。

此外,科考队还完成了南极企鹅、海豹等标志性动

物的种群普查,采集了大量微生物样本,发现了多

个可能具有特殊生物学功能的菌株。

生活:极地日常与心理挑战

长期在极端环境下工作生活,对科考队员的身心都

是巨大考验。南极科考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

更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

科考期间,队员们居住在拥挤的船舱或简陋的考察

站内,新鲜蔬菜水果是奢侈品,洗澡时间被严格限

制以节约用水。与外界的通讯仅限于有限的卫星网

络,时常因天气中断。

“最难熬的是与家人分离的思念,”第二次参加南极

科考的医生刘明坦言,“但我们形成了一个紧密的

集体,互相支持,共同面对困难。”

科考队组织了多种集体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周末电

影放映、乒乓球比赛、集体生日庆祝,甚至还在元

旦举办了“南极好声音”歌唱比赛。这些活动有效缓

解了队员们的心理压力,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环保:最小化人类足迹

南极环境保护是科考工作的基本原则。科考队严格

执行《南极条约》环保要求,所有活动都以最小化

环境影响为前提。

所有废弃物都被分类收集并运回国内处理,包括生

活污水都经过特殊处理达标后才在指定区域排放。

队员们在野外作业时遵循“只留下脚印,只带走样

本”的原则,小心翼翼不打扰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