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1章 这个皇帝成了神

盛唐华章 青铜剑客 1353 字 9天前

在过去的一年内,文教局总计在全国建设了超过五万座学堂,基本上实现了每个县至少不低于三十座学堂的规划。

这些公立学堂对所有百姓实行免费教育,无论贫富,凡十四岁以下、八岁以上,均可就近报名读书。

按照一个学堂一百名学生计算,一个县就有五千名青少年接受文化教育。

五万个学堂最多可以对五百万青少年进行扫盲,教育资源已经超过了学生的数量。

根据户部的人口普查,大唐在永乐元年的人口总数为七千五百六十八万人,比开元时期统计的人口多出了九百万。

也就是说,大唐的人口数量并没有因为三年内战减少,反而增加了。

之所以出现这个结果,是因为李瑛三令五申的要求户部与各级政府严厉核查人口,如有出现瞒报、漏报、谎报的情况,各县县令、县尉、县丞、主薄全部问责,一律贬为庶民,永不录用。

在大唐皇帝的严厉政策下,各地官员不敢再敷衍了事,进行了中国历史上最严格的一次人口普查。

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唐的人口达到了7568万,比开元十二年的6630万人增加了938万人口。

全国总人口七千五百万,年龄在八到十四岁之间的青少年人数为480万,教育部门的资源已经覆盖了生源,基本上让所有青少年都有了读书的机会。

按照李瑛的预算,每个学堂的投资在一百贯左右,五万座学堂的建设总共支出了不到五百万贯。

每个学堂有先生三到五人,负责教导孩童读书识字,教导孩童礼仪数学,教导孩童忠君报国。

是的,忠君报国是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先生会教导孩子们感激朝廷,感激伟大的大唐皇帝,是圣人让你们有了读书识字的机会!

根据教育局的统筹,五万座学堂共有教书先生二十一万人,按照每名先生月薪一贯计算,全年的支出为两百五十多万贯。

但能够从小培养孩子们忠君报国,拥戴圣人的思想,李瑛愿意为大唐的教育事业买单。

只要持续推行二十年的教育事业,等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们受到忠君教育,那么大唐的国祚至少能够延长一百年,甚至两百年、三百年都不止!

除了教育事业有条不紊的推行之外,由王维主持的医院修建也在按部就班的进行,在过去的一年内,在全国累计修建了一千八百多座公立医院。

只不过大唐没有财力对百姓实行免费医疗,百姓们在公立医院看病抓药需要付钱,因此反响不像学堂那样立竿见影。

但无论如何,这个年代进医院看病不需要挂号,不需要各种检查,而郎中都是免费问诊,病人只需要付药费即可,还是大幅降低了百姓在看病方面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