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石柱,语气缓和了些:“告诉兄弟们,沉住气。把我们该做的做好,记录做详细,流程弄规范。只要我们心中坦荡,行事谨慎,陛下终会看到我们的价值和忠诚。至于试验……暂时减少频率,以数据整理和理论推演为主。”
叶明知道,硬顶是没用的,只会加深猜忌。他必须让皇帝看到,在皇城司的“规范”下,格物院依然在稳步前进,并且这套严格的监管体系,确实能有效控制风险。
他主动找到冷锋,提交了一份详尽的《“惊雷”项目安全操作规范及试验流程》,其中明确了人员职责、物料管理、试验步骤、应急预案等,条理清晰,考虑周全,甚至比冷锋自己想的还要严格。
冷锋接过册子,仔细翻阅了一遍,冰冷的脸上难得地露出一丝细微的讶异,他抬眼看了看叶明:“叶院判有心了。”
“分内之事。”叶明淡淡道,“既然陛下将此物安危托付于我等,自当竭尽全力,杜绝任何疏漏。”
此后,叶明严格按照流程办事,每次试验前,不仅提交详细的计划,还会与冷锋共同检查场地、设备、物料。试验中,一丝不苟地记录各项数据。
试验后,主动将记录副本和剩余样品上交。他甚至允许冷锋指定的两名懂些工匠之事的暗卫,在保持安全距离的前提下,观摩一些不涉及核心配方的预处理环节。
这种坦诚和配合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紧张的气氛。冷锋虽然依旧不苟言笑,但那种无处不在的审视感,似乎减弱了一丝。
他依旧会将一切记录在案,呈报皇帝,但至少在格物院内,他不再像最初那样,如同防贼一般盯着每一个人。
叶明利用这段“低调”时期,将更多精力放在了理论推导和外围技术上。他反复推算更优化的火药配比,设计不同的颗粒大小和形状对燃烧速率的影响模型。
同时,他开始秘密绘制一些更复杂的火器草图,比如类似突火枪的管状喷射武器,或者用于坑道爆破的定向炸药包构想,但这些都只存在于他加密的私人笔记中,绝不会在现阶段拿出。
他明白,火药这把钥匙,已经插入了时代的锁孔,但转动它需要时机和力量。现在,他必须在皇帝的监视下,小心翼翼地保管好这簇火种,等待它能真正燎原的那一刻。
这天夜里,叶明独自在书房,对着一盏孤灯,在纸上写写画画,推演着一个利用火药燃气推动弹丸的密闭管状结构。窗外月光清冷,映照着他专注而凝重的侧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突然,一阵极轻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叩窗声响起。
叶明心中一凛,立刻将桌上的草图收起,塞入暗格。格物院如今被皇城司守得铁桶一般,谁会深夜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