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提出质疑的人附耳道:“你说,会不会是他抄袭的别人呢?”
那人面露迟疑,摇了摇头,“我看不像。如果这法子是别人的,那人应该早就闻名天下了。”
林白仍在仔细看清单,没听到两人的小声议论,但蛇将耳朵动了动,开口斥责:“保持安静,不要议论。”
两人立刻闭上了嘴。
过了很久,林白皱着眉头放下问题清单。
“我发现你们的问题都集中在‘信道沟通’这个环节上,信道是什么?”
这话一出,很多新来的人确定林将军果然不懂阵法,神情有些失望。
陈怀中点头示意:“小魏,你给林将军讲讲信道的用处。”
“是,老师。”魏然恭敬地说。
经过魏然连说带比划的一番讲解,林白大致明白了“信道”是什么。
如果把两块传音令比作水池,真气就相当于水,信道就等同于两座水池之间流通的管道。
现在的传音令通话都是一对一的,如今要改造成多对多,而且数量还不确定,传音令就要克服诸多难题。
清单上列的就是这类问题。
比如:当通话超过100人群聊时,巴掌大的传音令怎么能刻画出99条信道?
又比如:信道与信道之间可能存在“真气击穿”的效应,轻的会导致通话串线,重的会破坏阵法基础,使传音令损毁,该如何解决?
望着众人一脸期待的样子,林白感叹,多亏了九年义务教育,很多在他们看来是天大的技术难题,在自己看来根本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思维问题。
林白叠好清单,放在桌子上,看着魏然等人问道:
“我问大家两个问题:
第一,以现在的工艺,单个传音令最多可以制造多少条稳定通信的信道?
第二,以现在的使用要求,最多会有多少人同时群聊?”
陈怀中看了眼魏然,魏然说:
“按照现在的工艺,一枚传音令最多可制造30条信道,如果考虑质量和稳定性,20条信道最为合适。”
“第二点,我们就不确定了,比如秦将军率领两万人,手下有40名统领,那么就需要在他的传音令上刻画40条信道。”
林白点点头,沉吟道:“所以你认为,秦将军有40个手下,就需要与40个手下同时沟通,传音令就应该至少刻画40条信道?”
魏然一愣,点了点头,“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