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街小贩叫卖声,行人争吵声,车马赶路声,纷纷入耳。
大顺的建筑风格、百姓穿着,隔着五百年,确实与大梁有很大不同。
可惜,他现在不能,也没有能力像蒯村那次,举着虎煞刀四处纵火。
只能一点一点找。
热闹非凡的大街,看不出一点衰败的迹象,跟乐长空留下的历史书上写的完全不同。
书上说,大顺在最后的几十年间,国力渐渐羸弱,百姓苦不堪言,数次战争皆败于北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甚至有传言,朝廷内部有柱国大臣私下向北蛮低头,提出以献出国女为奴、年贡岁布,换取求和的机会。
可是你看看,哪有半分国力衰弱的样子?
甚至还运送一车一车的石料木材建造道观。
简直比大梁还要繁盛!
果然,历史学者搞这些春秋笔法,信手拈来。
林白一边寻找,一边在心里默默进行严肃地历史批判。
太阳高照,感觉有些口渴,经过一间茶楼,想嫖些白水喝。
刚刚踏入,眼前便一黑。
........
“吱呀呀.....吱呀呀.....”
嗯?
林白猛得坐起来,一把推走女人。
“公子醒啦?”
甜得发腻的嗓音,甜得发腻的空气......
同一个房间,同一个人。
同样昏沉的脑袋。
林白晃了晃脑袋,厉声问道:“我怎么还在这里了?谁把我弄来的?”
女人满脸堆笑道:“公子还未酒醒,我去倒杯茶。”
窗外传来“叮叮当当”的金属碰撞声,“咕噜咕噜”的车轱辘声。
人声吆喝,行人避让车队......
女人的叫骂。
同样的话语,同样的动作.....同样的场景。
床头挂着一本线装陈旧黄历。
林白捧着黄历,对着最新的完好无损的一页,念道:“大顺三百七十五年,九月十二日。宜出行。”